傳說二:工業4.0可將總生產成本降四成 之前有猜想稱:“工業4.0”直接將人、設備與產品實時聯通,工廠接受消費者的訂單直接備料生產,省卻了銷售和流通環節,整體成本(包括人工成本、物料成本、管理成本)比過去下降近40%。 德國企業和專家們并不急于下這樣一個結論。 寶馬集團工業4.0生產專家Christian Patron博士對新浪財經直言:“誰都在找尋優化成本的最佳解決方案,寶馬也不例外。可現在,很多有關工業4.0的臆想在現實中根本做不到。寶馬也絕不參與到類似有關成本削減比例的辯論中,或是支持毫無根據的預估。” “很難用一個具體的數字來說明工業4.0到底可以帶來多大程度的成本降低。單個產品的成本下降空間都不同。我們認為工業4.0最大的意義在于降低庫存,這點是非常顯著的。另外一點就是更好的滿足市場需求。”Wolf-Henning Scheider對新浪財經坦言。 “今天,每位顧客都巴不得有一輛獨一無二的座駕,至少也要有定制選擇菜單。如果依照傳統生產方式,這會帶來成本的激升。但工業4.0時代就可以反應夠快。” Scheider認為,工業4.0還有一個重大意義,就是市場形勢略有變化時,這種變化都會毫無時間差地由終端直接反饋到生產線。現在,走完整個價值鏈仍需要時間,還需要從一個計劃體系轉向另一個計劃體系。 采用工業4.0的理念可以優化整個價值鏈,整個生產流程就會更為有效,減少庫存,生產速度更快。這樣都是節省成本的體現。但無論如何都不應該用簡單的百分比來來衡量。 “工業4.0或許可能將生產成本減少4成到5成,但是這筆賬不是這么算的。實際上,工業4.0可以帶來40%左右的產能提升。在傳統制造業,勞工成本是生產成本的2成,其他的成本包括原材料,機器設備和第三方服務等等。所以,假設產能提升了40%,整體的生產成本大概降低了8%左右。這8%里,你還要考慮到工人薪酬待遇有所提升才可以。”羅蘭貝格認為正確的成本計算方式應該是這樣的。 “工業4.0不代表‘無人化生產’,甚至未必一定是自動化程度加深。其實工業4.0的關鍵是采用新技術的合理應用程序,為工人們生產過程提供最理想的支持。例如,通過機器人和人力組合,讓機器人承擔繁重的體力勞動,可以極大地改善不合理的工作流程。”寶馬集團工業4.0生產專家Christian Patron博士歸納說。
此外,現在所流行的“精益生產”(lean production),其實無非是快速對客戶需求作出反應,減少一切生產過程中無用和多余的環節。這種生產方式可以在“多樣化”和“小批量”生產中達到效率最大化。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