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汽車訊 6月7日-8日,2017(第八屆)全球汽車論壇在重慶舉辦。在主題為“2025年汽車工業展望:機遇、挑戰與前進方向”的閉幕全體會議上,來自長安、吉利、比亞迪、上汽的車企大佬暢談未來。現在,中國是體量最大和發展最快的市場,未來呢?中國可能成為最大膽最前衛的市場。而深處激流中的中國車企如何勇進?如何把握趨勢?如何抵達汽車業未知卻注定燦爛的明天?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蔡賓表示,對上汽而言,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一種責任。近年來,上汽投入了百億元投入到三電技術研發中。未來,上汽還將堅定不移地走新能源道路。 如何應對差異化競爭?蔡賓說道,首先要把握用戶需求,實現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定制化發展;其次,把互聯等新技術運用到汽車產品技術升級中。第三,業務模式的升級要求我們深刻挖掘汽車后市場的空間。 據透露,上汽的互聯網系列化產品將全面布局。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蔡賓 尊敬的王會長,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非常榮幸受主委會的邀請,能夠來到山城,參加此次國際汽車論壇。剛才各位領導和嘉賓都做了一個非常精彩的發言。下面我代表上汽集團發表一下我們的一些思考。 首先在中國經濟向創新導向型轉型的背景下,未來中國汽車產業必將走差異化的一個發展道路。大家都知道中國加入WTO已經有15年,在這15年時間里面,中國汽車產業伴隨著中國經濟,應該講是飛速發展。通過深化合資合作,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實現了歷史性的飛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也是最大的汽車制造國,汽車已經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的產業,中國汽車產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成功的縮影,同時中國經濟發展這樣一個趨勢變化,也必將決定和影響著中國汽車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在傳統產業投資基本飽和,現在新技術新的產業,新的業態新的模式在不斷涌現,過去我們講叫模仿式,排浪式的消費方式,逐步被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取代,中國經濟正向著創新導向型經濟在轉型。對于中國汽車產業而言,創新雖然是比較傳統的一個詞,但是應該講仍然是未來中國汽車市場發展的一個主題詞。以創新為導向,就是要突破原有的發展路徑,探索創造新的緯度空間,在不確定的環境下,我們強調在不確定的環境下,尋找和創造新的市場機會。簡而言之,就是要和過去的自己不一樣,和競爭對手不一樣,走差異化的發展道路。 剛才廉總闡述了王會長的一些觀點,彎道超車,我們也是非常贊成,在彎道可能更多的是一個機會,但是寄希望于彎道超車,其實有很多不確定性。對于汽車是一個實業,還是必須要要腳踏實地進行。其次也必須認清和把握未來趨勢的變化,以及所面對的機遇挑戰。未來中國汽車產業必將走產業化競爭道路,主要基于還是兩個考慮。 第一就是用戶變了,現在80后、90后成為新的購車主力,消費群體的變化,他們的消費觀點,他們的消費習慣,必將影響未來汽車產品和我們所提供的服務。第二個就是技術變了,以移動互聯為代表的新一代的信息技術,新能源智能技術,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的層出不窮,高新技術成群爆發,不僅產生了新的產業,也跨界進入了汽車傳統領域。在這兩個深刻變化,對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必將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在我們看來,未來汽車產業趨勢變化它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在研發環節,新能源、互聯、智能等技術的跨界進入和融合,讓汽車它的這個評價標準發生了一個新的變化。傳統汽車技術升級的方向和路徑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第二就是在制造環節,移動互聯大數據的出現,讓智能制造成為可能,傳統的汽車面臨著變革的壓力。第三就是消費服務環節,隨著新生代消費者消費模式的變化,以及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讓服務體驗在汽車產業中的地位得到的顯著的提升。同時金融和汽車服務的融合,也顯著加深。我們講擁有方式和使用方式將發生變化,未來注重使用的共享出行,將成為新的商業模式。因此對于中國汽車企業而言。 要實現差異化的競爭,機遇和挑戰來自于三個方面。第一方面就是市場需求問題,如何滿足新生代用戶消費升級和消費個性化需求,同時需要我們去把握海外市場,結構性的這樣一個機會。比如說新能源,互聯網汽車產品。第二產品的技術問題,如何將新能源、智能互聯等跨界技術進行應用組合,率先實現產品技術的升級。在全球汽車行業新一輪的技術變革當中贏得主動。第三就是業務模式的問題,如何發掘潛力巨大的汽車后市場。剛才講到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汽車的后市場這個金礦永遠沒有被挖掘,未來要通過大數據互聯網金融等手段創新商業模式,推動價值新的增長點。價值新的增長點,從制造環節向服務環節進行轉移。 最后匯報一下上汽對于未來汽車發展趨勢,我們的戰略是什么樣的?如何把握這樣的一個機遇和挑戰。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上汽提出了新的四化。叫電動化、網聯智能化共享化,并積極圍繞價值鏈重構創新鏈,不斷推動產業鏈兩端加快延伸,加快轉型。產業鏈的前端,我們瞄準新能源互聯網和智能化,這些關鍵前瞻技術,為創新發展創造技術優勢。在產業鏈的后端,后市場重點瞄準共享汽車、汽車服務,為我們創新升級創造新的空間,并切實提示資本運作能力,努力推動產融結合。在四化方面,發展新能源汽車不僅僅堅定不移的戰略,更是這幾年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并且在三店的核心技術產業鏈方面,也形成了完整的布局,自主掌握了電驅變速箱,電子管理系統。未來上汽會堅定不移推動電動化的發展戰略,自主品牌的產品和合資企業產品,在未來都會有更多有競爭力的產品推向市場。 在網聯化方面,去年和阿里聯手開發了榮威RX5全球收款的互聯網汽車。打造了互聯網汽車的一個新的生態圈,應該講新一代的消費者,對車+網+服務這個是高度認可。今年我們還會陸續投放榮威的SUV,并且通過在新能源版本上疊加互聯網功能。加快互聯網和新能源融合發展。智能化方面,上汽正在加緊研究探索車與車,車與交通設施互聯互通的基礎,在硅谷和以色列設立了風投公司和創新中心,主要瞄準互聯互通智能駕駛,軟件工程等前瞻技術進行布局。并設立人工智能實驗室,瞄準人工智能在汽車領域里面的深度應用,開展相關的研究。在前瞻方面上汽這兩年的布局也是非常迅速。在共享化方面,上汽有一個戰略轉型,我們希望向移動出行服務提供商這個角色轉型,上汽整合了異想天開,成立了環球車享,打造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汽車。到今年年底新能源分時租賃的車輛數將達到3萬輛。進入全國50個城市,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分時租賃最大的運營商。 另外我們加快建立車享的電商平臺,大力發展車享+線下的網點。今年車享+主要聚焦在后市場汽車服務方面,線下門店自營網點將達到1500家,明年希望達到3000家,三千家以后就會開放我們的加盟。并且不斷拓展金融保險業務,加快產融深度的融合。我們希望打造與車+生活密切相關的新的服務生態。今年一個項目還是以風投的方式,參與德國的CTK(音),通過探索車位共享模式,共享經濟它的模式是多種多樣的。在中國可能有共享汽車,在歐洲市場主要參與的叫共享車位,讓上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互聯網產品,借助資本的平臺,用共享創新這樣一個業務模式,在歐洲市場實現真正的批量生產,探索一條海外差異化的拓展新路。 各位領導個各位同仁,未來中國汽車產業探索創新的道路上,可謂山重水覆。打造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就是希望構建新的汽車產業生態。開創出新的這樣一個發展格局。我們希望和大家一起共同努力,為中國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做出新的貢獻謝謝各位。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