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3日機器進場,8月一期車間就要實現投產,考慮到雨水的頻繁侵襲,在外人看來,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沒辦法,頂著壓力也要上,而且還不能走尋常路。”長沙戴卡智能制造產業園生產負責人李玉東說,長沙戴卡項目團隊拋棄了傳統的“先廠房建設、后地面硬化、再設備安裝調試”的建設次序,而是選擇三者協同進行。 日前,記者在位于望城經開區的該項目建設現場看到,經過3個多月的建設,一期“U”字形廠房建設已接近尾聲。李玉東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打造行業最快的投產速度,讓年產能300萬個的一期如期達產。” 300多人協同建設趕工期 采訪當天,正是雨后初晴。一輛輛卡車運載著渣土或建筑材料進進出出,門外的金星北路卻干凈如洗。“卡車出施工現場時,必須先清洗車身,才能放行。”李玉東向記者介紹道。記者看到,距離出口20米處,一個深約三四十厘米、半弧形的洗車池里,一輛卡車正在“沖涼”。 今年,長沙雨水頻繁,影響了長沙戴卡項目的工期和施工環境。為了往前趕進度,2.7萬平方米的一期工地,如今忙碌的工人達到300多人。 等不及所有廠房全部建成,長沙戴卡項目團隊創造性地實行協同建設:廠房西邊,數十人忙著澆筑水泥地面;南邊廠房,工人們在12米高的空中,踩著懸浮的空中車,喊著號子,將一塊塊屋面板鋪在車間頂部;車間東邊,技術工人安裝著熔煉爐,工具敲擊設備時,發出叮里當啷的聲音。 引進先進技術,時產450個車輪 李玉東介紹,項目一期由聯合廠房、動力中心和成品倉庫三個項目組成。記者從項目部的規劃圖上看到,像一期這樣的工廠,長沙戴卡智能制造產業園規劃總共有10個,占地700多畝。 據介紹,從鋁錠到鋁水再到加工成一個個鋁合金車輪,要經過熔煉、鑄造、熱處理、機加工和噴涂等5道主要工序。“技術設備全部為行業內先進廠家供貨,如國際領先的涂裝線,生產節拍可達到每小時450個。” 而全部廠房建成后,長沙戴卡將成為年產1200萬個鋁車輪和2萬噸鋁鑄件以及高端裝備、模具制造的生產基地,并致力于將產業園打造成為集新品研發及相關產業配套服務于一體的高端智能制造基地。目前,長沙戴卡正在構建“戴卡生態圈”,拉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迅速集聚。全部投入運營后,預計可以實現年產值150億元以上,稅收9億元。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