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16內燃機展上,威孚高科、新風科技等自主企業紛紛展出了自主研發的滿足國六標準的高壓共軌產品。一直以來,國內高壓共軌市場由外資把控,博世一家獨大,自主品牌希望通過非道路市場切入實現“曲線救國”。如今,好消息傳來,自主高壓共軌企業市場、技術均實現突破。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新風科技高壓共軌系統非道路市場累計銷售已近7萬臺,預計年底可達10萬臺以上;其高壓共軌噴射壓力能夠達到1800bar,通過設計和工藝改進可提升至2200bar~2500bar。亞新科天緯在非道路市場高壓共軌產品月銷2000臺,累計近2萬臺,合作項目也有30多個(以非道路為主),且有少量車用國五、國六產品正在開發中,2018年年底批量投產;系統噴射壓力也可達到1800bar,產品今年年底通過驗證,明年能夠投產,同時噴射壓力達到2000~2200bar的產品2019年投產。
■ 自主高壓共軌技術緊追猛趕 高壓共軌是目前柴油機燃油噴射系統中主流的技術,車用國四、國五、甚至國六標準都可以采用高壓共軌系統。 “在車用高壓共軌市場,博世占到85%以上的份額。”10月10日,北京亞新科天緯油嘴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主任張建明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說,“博世擁有絕對的技術、產品解決方案及成本優勢;外資企業如大陸、電裝、德爾福也有高壓共軌技術和產品,但在國內共軌市場未成長起來,康明斯的高壓共軌產品多用于自配。” 經過多年不懈努力,自主品牌高壓共軌企業逐漸成長起來。10月11日,天津大學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姚春德告訴記者:“新風科技引進的高壓共軌技術主要針對輕、中型發動機,10升以上排量的重型發動機高壓共軌技術正在開發中;亞新科天緯主要依靠自主開發,在一些關鍵技術上有待進步;其他的龍泵、南岳、重慶油泵大體也是如此。但能夠看出,新風科技、亞新科天緯等自主企業正在緊追猛趕國際先進水平。” 目前,自主高壓共軌企業與云內動力、全柴、濰柴等主流柴油機企業在非道路T3市場均有合作。新風科技副董事長康凱對記者說:“非道路T3階段的指導技術路線是高壓共軌、單體泵以及泵噴嘴,經過這幾年的推廣,自主共軌系統以一致性好、燃油消耗低、噪聲小、耐久性好、成本低、服務及時的優勢得到了終端客戶的一致好評。” 姚春德表示:“中國非道路市場非常特殊,市場空間沒有車用市場大,關鍵利潤小,很多外資企業看不上。新風科技、亞新科天緯等自主企業可以從非道路T3階段入手,通過3~5年的練兵,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從而進入車用市場。” ■ 排放標準加嚴 高壓共軌技術需提升 隨著柴油機排放和能耗指標的不斷加嚴,傳統電控高壓共軌技術已經無法滿足發動機的需求,要對技術進行全面升級。 未來國六標準甚至更高的排放標準階段,高壓共軌技術需要哪些提升?記者采訪了解到,去年以來,博世推出了創新高壓共軌解決方案,不僅能夠滿足國五、國六的排放要求,而且具有值得期待的燃油經濟性。 對此,康凱認為:首先,更高的噴射壓力至關重要。滿足國六排放標準要求,共軌系統穩定工作的噴射壓力至少要達到2200bar,甚至2500bar,這對共軌系統整體的密封性能、加工精度提出了挑戰;同時,高壓油泵承受如此高的壓力后,自身的驅動軸、柱塞以及柱塞偶件的磨損會影響油泵的可靠性。其次,更快的響應速度是必須的。在更高的工作壓力下,傳統共軌結構特別是噴油器結構已經無法獲得更快的響應速度,這些關鍵零部件必須要從結構、原理上進行創新。第三,國六標準時代,電控單元不僅要控制燃油系統,還要控制發動機的進排氣系統,以及SCR+DPF甚至更加復雜的后處理系統。第四,應用標定工作變得更加復雜,特別是噴射控制、進氣、排氣、整車以及后處理等綜合標定能力。 姚春德表示,高壓共軌系統工作壓力追求的目標是3000bar,目前我國內燃機普遍不到2000bar,歐洲在2200~2300bar。歐Ⅵ之后歐洲分為A、B、C等級幾種技術路線來達到要求。因此,共軌系統在噴射壓力上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 國六以上標準 高壓共軌技術仍具優勢 “國六及更高排放標準,柴油機仍然是商用車的主力軍。”康凱在采訪中如此表示。 業內專家認為,2020~2040年間,高壓共軌技術會在油電混動和油氣摻燒方面具有一定優勢。據悉,新風科技、亞新科天緯等多家企業已在此方面展開研究工作。 僅從技術實現角度看,康凱認為,未來不光是共軌系統需要做優化和提升,還需要發動機的進排氣、燃燒室優化以及后處理升級等,在開發過程中多方面緊密配合也很重要。 由此可見,雖然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飛速發展,但至少未來20年內,高壓共軌技術仍將是柴油發動機的主流技術路線之一。 當前已經具有技術優勢的外資企業將保持這種優勢,自主高壓共軌企業經過在非道路市場的磨練,共軌技術更加成熟、與外資的技術差距越來越小,共軌產品的質量與一致性越來越好,受到用戶認可,因此市場份額會有所擴大(包括道路和非道路市場),也將切實享受到高壓共軌技術帶來的紅利。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