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黑龍江“十二五”科技成果產業化突出貢獻獎授予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的“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核島主設備超大型鍛件項目”,可謂實至名歸。有關專家介紹,該項目實現了核島主設備超大型鍛件的國內自主制造并應用,徹底擺脫該領域長期受制于人的局面,對降低核電站工程投資,保證國家核電安全、國民經濟安全具有重大意義,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同時,部分鍛件實現出口,核電產品成為中國對外推介的一張“國家名片”。 打破受制于人局面勇敢承擔歷史重任 為降低地球溫室化效應,減少氣體排放量,全世界都在致力于能源裝備的高效率化和大型化,其中核電裝備得到高速發展。此前,我國核電設備關鍵大型鑄鍛件主要依靠進口供貨,國產件生產能力、質量難以滿足要求。在前兩代核電技術開發中,世界上僅有少數國家具備研制能力,中國是學習引進的后來者。在第三代核電技術引進談判中,外方始終不同意轉讓大型鍛件制造技術,已成國內行業發展的瓶頸并受制于人。 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中的反應堆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等關鍵設備所需的整體頂蓋、接管段、堆芯支撐板、水室封頭、錐形筒體、管板等超大型鍛件的制造技術和生產能力,已嚴重制約著我國核電事業的發展。 實現核電裝備自主化、打破受制于人局面成為國家戰略,以中國一重為代表的核電裝備制造企業,勇敢地承擔了這一光榮的歷史重任。 歷時六年摘下核電裝備制造皇冠 依托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及核電重大專項等項目,中國一重開始研制“二代加”和三代民用核電設備,集中優勢力量從科技攻關、技術改造、制造資質認證三條主線進行了前所未有的聯合攻關,聯合國內優秀的科技和工程資源,立足于自主知識產權,大力推進以核電大型鑄鍛件為標志的自主研制工作,開始了真正實現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裝備國產化的進程。 為更好地肩負起核電裝備國產化的重任,2009年以來,中國一重投入巨資對富拉爾基鑄鍛鋼制造基地和大連棉花島核電裝備制造基地進行了世界先進水平的改造。與此同時,他們還在天津組建了重型技術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該研究中心對核電本體材料、生產制造工藝的研究開發能力居于國內同行業之首。 憑借自身的不斷努力,中國一重取得了由美國工程師協會頒發的ASME系列證書及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等,具備從煉鋼、鑄造、鍛造、焊接、熱處理到機械加工、裝配、檢測的全流程生產能力和手段。 核電裝備可謂制造領域的“皇冠”級裝備。一重人由理論到實踐、由試驗到生產,經歷了探索、失敗、成功的循環往復過程,歷經6年夜以繼日的奮戰,終于摘下了核電裝備制造這一皇冠。 成果顯著改變世界核電裝備制造格局 經過努力,中國一重相繼完成了AP1000堆型、CAP1400及華龍一號主體鍛件材料的研制,具備了生產“二代加”及三代(AP1000、CAP1400、華龍一號等)核島主設備全部鍛件的生產能力,可年產10臺套機組的核島和常規島主設備鑄鍛件、5臺套壓力容器、12臺套主泵泵殼、3臺套蒸發器、穩壓器和堆內構件,徹底扭轉了我國核電重大技術裝備所需關鍵設備和大型鑄鍛件受制于人的局面。 “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核島主設備超大型鍛件”項目已于2013年開始實現工程應用和產業化,應用于三門、咸寧等核電用戶,提供各類鍛件千余件,產品涵蓋我國在建全部核電站,市場占有率超過80%。 在“華龍一號”示范工程福清、防城港等核電站建設中,中國一重不但承制了全部6臺主設備核反應堆壓力容器,還承制了蒸汽發生器、穩壓器、主管道等設備及其鍛件,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名片”鍛造者。 目前,世界最大的核電市場在中國,中國一重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核島主設備及其鍛件制造商。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