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2014年裝備制造領域驟然走紅的那些人和事,工業4.0當屬其一。 工業4.0是德國技術裝備攀登計劃,旨在進一步鞏固德國在重大關鍵技術裝備領域的國際頂尖位置,提升德國作為技術經濟強國的核心競爭力。 實際上,工業4.0是繼機械化(工業1.0)、電氣化(工業2.0)和自動化(工業3.0)之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實質是將信息技術與工業技術高度融合的智能化。 然而令德國始料未及的是,工業4.0一經提出并在中國掀起層層浪花,A股市場還幾度出現工業4.0概念股投資熱潮。 在國內,尤其是核電、大型水電、火電、特高壓輸變電等能源裝備,一方面是規模效益和高性價比優勢漸趨式微,另一方面核電、特高壓電網等高端裝備高呼出海,此刻作為制造業傳統強國的德國提出工業4.0,不免觸動了一直有著趕超情節的中國國內業界的敏感神經。 中國版工業4.0 據賽迪智庫裝備工業研究所所長左世全介紹,德國提出工業4.0主要是因為出口下滑,同時與中美市場競爭激烈,加之自身產業優勢明顯,想率先推出標準占得先機。 左世全認為,國內之所以如此關注工業4.0也是源于制造業的隱憂,一方面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另一方面人工成本和環境成本都在上升,必須通過產業升級來化解。 事實上,與德國工業4.0同時,為應對新一輪工業革命的競技,美、日等制造業大國均提出各自版本的工業4.0計劃。美國近年提出“重振制造業”,實施“再工業化”,日本也發布了制造業競爭策略。 近幾年,國內主推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并以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標志的智能制造作為“兩化”深度融合的切入點和主攻方向。在業界看來,我國力推的“兩化”深度融合戰略,其實質與德國工業4.0是相通的。
中國工程院“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報告透露,該規劃主要是結合中國制造業兩化融合、工業互聯網、工業4.0等趨勢,從技術、產業、產品、管理、制造服務化、核心軟硬件等領域全面推進制造強國戰略,其核心就是實現兩個IT(工業技術和信息技術)融合和倍增發展,能源裝備也成為這個戰略的先驅領域。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