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日產一經銷商總經理這樣對《國際商報》表示,主機廠給予4S店的原廠配件價格都是前者制定好的,不能加減價。正常的情況下在原廠件上,4S店沒有利潤,4S店主要掙的是工時費。“這也是為什么經銷商希望在維修配件方面,能夠多元化引進別的供應商,而不是由主機廠指定的原廠件壟斷。”上述合資公司銷售總經理如是說,聽說國家正在研究相應的政策,打破這一局面。 該總經理所提的政策很可能就包括《意見》,其中重點提出了打破汽車維修配件壟斷的具體方法,第一是鼓勵原廠配件進入獨立售后市場,也就是鼓勵原廠配件企業將自己的配件賣向獨立售后市場;第二是鼓勵授權維修企業向非授權維修企業轉售、提供原廠配件;第三是鼓勵發展“同質配件”,也就是與原廠配件質量相當的配件。 此外,《意見》還提出了汽車維修信息公開,再配合原廠維修配件的開放和同質配件的協同發展,旨在創造汽車售后市場公平競爭的機會,消費者的選擇也會增多。 不過在現有的政策環境下,4S店經銷商也有自身對策。在記者的調查中,如消費者購買配件,必須由4S店進行服務。這種搭售現象在4S店極為普遍,且不合理。不過考慮4S店單售配件沒有利潤的情況,這也算有情可原。但是另一種情況就不可原諒了。 記者調查發現,很多4S店在原本應配置原廠件的部件上,卻用的是副廠件,也就是說,同一型號的配件上,4S店即有原廠件,又有副廠件,而且由于信息不對稱,消費者也很難得知4S店換上的新件是原廠件還是副廠件。 上述零部件資深人士對此表示,其實這也是由于政策所逼,4S店想多掙些利潤所致。不過這樣的副廠件在4S店中的比例并不多,由于這動了主機廠配件利潤的“奶酪”,主機廠會通過定期的配件庫存檢查4S店,一旦發現將給予懲罰。 有合資公司的內部人士也對《國際商報》承認這一點,并表示他們的備品部對類似情況啟動了一項名為“亮劍”的行動,就是通過定期對4S店的配件檢查,看看有沒有副廠件流入4S店的情況,如果有,依據情況嚴重程度,給予罰款,退出優秀經銷商評選,甚至退出的處罰,這都與經銷商長遠利益息息相關。 而且該人士還坦言,在中國市場這樣的檢查也有難度。如總部在各地都有針對4S店的巡視員,但時間一長,巡視員都站在了經銷商的角度說話了,這對于發現問題及之后的檢查工作都增加了難度。 此外,記者還發現,如汽配城,甚至汽修廠中還存有一些非正常渠道(從零部件供應商的授權經銷商處出貨的)引入的原廠件。上述零部件資深人士指出,這些原工件雖然來路不明,但也逃不出從主機廠或4S店處流出的可能。 綜上所述,從配件的安全性及一致性,以及所含有研發、倉儲及渠道成本,原廠件與副廠件,以及4S店原廠件與汽修市場中的原廠件擁有價差是很正常的,而且在美國這樣的市場也是有配備原廠件的規定,這是保障消費者利益的前提。但在中國4S店經銷商是否只能從主機廠處引進原廠件,能不能從主機廠認定的零部件供應商或這些零部件供應商授權的經銷商處進貨,成為業內爭議的話題。那么對于此問題,以及國內配件“零整比”高企的問題,本報將在之后的報道中給予重點關注。(沙皮)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