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合力謀發展 一季度,船舶行業87家重點監測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861億元,同比增長8.7%。 重點船企收獲頗豐。截至目前,舜天船舶今年承接的造船合同總額約為37億元,而去年的全年營收僅32.68億;外高橋造船同樣接單穩定,若與去年平均船價為基數,今年訂單價格上漲5%-10%左右。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是內外合力的作用,才為造船企業爭取了足夠的發展空間。 為調整優化船舶產業生產力布局,一些企業集團通過多種方式,積極開展兼并重組和資源整合,優化產業布局,促進船舶行業轉型升級。 市場回暖也離不開各項政策的逐步落實。2月份以來,國家相關部委相繼出臺了《老舊運輸船舶和單殼油輪報廢更新中央財政補助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關于調整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有力的增強了國內航運公司的信心,加大了國內船東拆舊造新的力度。 而融資環境的改善也為船舶企業送來了“及時雨”。國際船舶融資市場出現回暖,以希臘和德國為代表的歐洲金融機構對船舶融資市場的風險評估態度出現轉變;國內主要金融機構也開始調整船舶融資策略,在嚴格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加大了對骨干船舶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與一些大型船企簽訂銀團協議。 前景:加快調結構 滄海橫流,在從造船大國邁向造船強國的跋涉中,我國船企還需加快結構調整的步伐。 一方面,高技術高附加值船型缺乏競爭力,是我國船舶工業戰略轉型的掣肘之一。一季度,雖然我國承接新船訂單超過2500萬載重噸,但承接的船型仍以三大主流船型占比最大。 而受益于美國批準液化天然氣(LNG)出口項目的落實及受美國“頁巖氣革命”影響,LNG船和液化石油氣(LPG)船市場的大多數訂單均被韓國、日本等國企業所搶占。 數據顯示,一季度,全球新船市場總計有6艘大型LNG船、28艘超大型氣體船(VLGC)訂單,但我國僅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接了1艘8.3萬立方米VLGC訂單。 由此可見,我國船企在“雙高”船型的研發和接單方面還面臨很多挑戰和困難。 另一方面,國際造船新規的頻繁出臺,對船舶、海工配套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際上綠色環保、節能減排、安全可靠、智能化、集成化的船舶、海工配套產品不斷出現,更新換代速度明顯加快。 而我國船舶配套業自主研發能力薄弱,關鍵設備、系統長期依賴引進和進口,與日、韓相比,本土化率處于較低水平。 當前,世界范圍海洋經濟大發展,全球經濟結構、造船市場供需結構和競爭格局深刻調整,這些重大的變革與我國船舶工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形成了歷史性交匯。而我國船舶工業唯有重構新的比較優勢,才能持續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Balance) 中國鍛壓協會為促進行業更好的發展,增加采購商與供應商的面對面直接溝通機會,定于2014年9月舉辦全新一屆國際鍛件、沖壓件、鈑金件零部件采購會。供應商名額有限,有意者請速報名!咨詢電話:010-68465045。網址:http://caigouhui.duanxie.cn。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