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一批沉淀多年的國產“老字號”汽車品牌正在卷土重來。工信部日前發布第255批汽車生產企業及新車目錄公告顯示,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上海牌”轎車赫然在列。幾乎同時,北京汽車旗下首款時尚硬派越野車“北京40”在北京上市,以“北京40”上市為起點,將拉開重振北京“越野世家”的大幕。 同樣誕生于1958年的“北京”和“上海”兩大老字號的聯袂復出,再加上紅旗轎車規模性量產和重新上市的傳聞不斷,這些中國汽車的“老字號”歸來,能否實現自主品牌的全面復興? 1958年,中國汽車工業剛剛起步,我們有了“紅旗”、“北京”和“上海”三個汽車品牌,也成為后來幾十年里中國汽車工業的精神支柱。但隨著中國汽車市場向世界開放,終于在上世紀70年代達到頂峰后慢慢隱退,埋進了歷史的記憶里。回想起來,這三個同年出生的兄弟都有過自己的輝煌,但在汽車工業徹底全球化的背景下,他們由于種種原因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如今承載著中國汽車工業夢想與輝煌的“紅旗”、“上海”,都將在淡出歷史舞臺多年后再度復出;不僅讓國人對于逝去的歷史擁有了追憶的可能,更多的還是對自主品牌強大的渴望。 不可否認,在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生產國之后,我國從上到下都開始對汽車品牌進行重新審視。為了守住自留地,近十年來出現了不少自主品牌,從全新取名字開始,再到市場銷售。但我們發現,這些新品牌在國際大腕組建的拳擊場上,還是顯得年幼。一些汽車人常常感嘆,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產品質量的差距沒有想象的那么大,甚至在同價位車型上沒有了差距,差距最大的是品牌號召力。一個百年品牌和一個二十年的品牌,單從時間上就看到了差距,哪怕我們為這些新品牌強行注入了太多的文化內涵,看上去還是太過單薄。 為了實現由大向強的轉變,復活經典老品牌成為了不二選擇。汽車老品牌的復出有兩個推動力:其一,汽車制造企業希望通過老品牌塑造新的市場定位,以此獲得市場認同,擴大汽車行業盈利能力;其二,打造老品牌不僅能夠保護我國的老商標品牌,更能夠通過老品牌的資源整合優勢對區域性產業鏈進行整合,符合我國汽車產業行業集中率上升的趨勢。 理想現實有差距 無論如何,上海牌、北京牌與紅旗牌一樣,承載了中國汽車工業的夢想、輝煌與失落,他們至少是有故事的品牌。敢于舉起這些品牌,是值得我們敬佩的。我們期待這些老字號的歸來。我們這里想問的是,國產“老字號”汽車品牌的相繼重生,是否能真正為市場和消費者所接受?換言之,曾經萬眾矚目的國產“老字號”汽車,能否讓我們再愛你一回? 輝煌的過去作為一種不可磨滅的記憶,留在了很多人的腦海里。因此當“北京”、“上海”、“紅旗”這些熟悉的名字再次出現的時候,讓很多人充滿期待。但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這些老字號能否站穩腳跟,成為一大看點。雖然這些老品牌的復活能勾起國人的回憶,然而理想與現實總是有差距的。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是:目前國內的汽車市場已被合資品牌所擠占,各大自主品牌的份額均在下滑,光靠恢復一兩個老品牌,是否能得到車企所預期的效果?更何況,“復活”的老品牌到底有多少核心技術,目前也是一個未解之謎。 其實,人們對于名牌的認知可能是把雙刃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顧問杜芳慈表示,我們的優勢就是我們的性能價格比好,我們的劣勢就是無論從品牌和產品來說,比發達國家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從目前“紅旗”、“北京”及“上海”三大老品牌旗下首款新產品的背景資料看,卻無一例外的都是基于國外車型或車型平臺的基礎上研發。如紅旗C131源自于豐田平臺,北京BC301則完全是奔馳B級車的換標之作,上海牌首款新車也有通用的影子。紅旗轎車經過了榮耀時期的贊譽“洗禮”后,復出推產的車型,無論是奧迪C3平臺上以奧迪100為原型的小紅旗,還是以福特林肯Towncar為原型的紅旗旗艦,以及以豐田皇冠為基礎的紅旗盛世車型,都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反倒被扣上了山寨的帽子,在市場上屢戰屢敗。 期望值不宜過高 業內人士坦言,一個老品牌的成功復活,并非只是喚起人們對老品牌的那份情結,還必須要能夠注入現時市場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技術。自主品牌如果沒有過硬的技術質量和產品規劃,即使暫時擠進市場,也很可能是曇花一現。缺席了多年的汽車工業技術更新能否在技術和產品上贏得市場,是一汽、北汽、上汽可能面臨的最大挑戰。 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秘書長饒達就對上海牌的老牌新品做法略表憂慮。上海牌汽車的復出,將擔當起上汽集團新能源汽車探路者的角色。但車型與榮威的重疊,反映出上汽集團對其品牌定位的猶豫。因為,按照汽車產業發展的一般規律來看,不同品牌一定不會推出同樣的車型。 面對市場的激烈競爭,倘若廠家是想通過重提經典,喚醒記憶繼而勾起人們的購買欲望,的確不太實際。起步較晚的我國自主品牌,在產品研發、市場渠道等方面,都與合資品牌存在顯著差距。因此在政策利好的助推下,精準定位,科學的市場營銷,重樹品牌都將是這些老字號們面臨的新問題。不過無論如何,國人都對這些“老字號”充滿期待,汽車企業將肩負起在2014年為自主品牌陣營提振士氣的重要使命。 總之,國產“老字號”汽車品牌的回歸,可以看做是一種民族情感的回歸。但僅僅憑借這份民族情感,是否能真正引起市場和消費者的共鳴?在殘酷的市場競爭面前,情結只能是一種供人回味的美好記憶而已,并不能成為進行消費的核心因素。因此,對于目前刮起的這股“老字號”汽車品牌回歸之風,期望值不宜過高,不妨冷靜觀察為好。 (沙皮)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