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伊始,中國工業機器人即迎來重大利好。工信部發布《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了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目標、方向與方式,受《意見》影響,法因數控、日發精機等概念股一度漲停。 而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此前預測,到2014年,中國將成為工業機器人最大的市場。 然而,從目前情況來看,受制于成本高、規模小、可靠性不足等因素,中國工業機器人的市場尚未充分釋放。賽迪顧問消費品產業研究中心總經理鄭芳華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工業機器人應該采取差異化的競爭戰略,在一些量大面廣的應用領域率先取得突破,以此促進關鍵技術的研發,最終實現整體水平的提高。 市場容量待釋放 在勞動力成本上升、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等背景下,中國市場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也與日俱增。據國際工業機器人聯合會統計,2008~2012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平均每年安裝量約15000臺,2012年新安裝量為24800臺。 從政策導向上看,工業機器人也是較為受益的產業。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產業優化升級。鄭芳華表示,工業機器人作為高端裝備制造的重點領域,是直接受益的產業。 此外,在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還將調整產業結構作為主要任務之一。鄭芳華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包括三個方面:裝備改善、品種質量和兩化融合。其中裝備改善和兩化融合都與工業機器人密切相關。 和前景廣闊的市場相比,我國工業機器人的發展卻不盡如人意,盡管已有一批企業從事工業機器人技術的開發,但尚未形成較大規模。另外,由于關鍵零部件受制于人,中國工業機器人在成本和可靠性上與國外仍有一定差距。 在2013年4月舉行的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成立儀式上,該聯盟秘書長宋曉剛也指出,中國工業機器人發展的關鍵問題在于質量和關鍵零部件。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賀在華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國家層面早已將工業機器人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中,不過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諸多技術難題尚未攻克,產業蘊藏的巨大市場容量尚未得到有效釋放。 助推產業發展 針對中國工業機器人的發展現狀,《意見》提出了具體目標,包括到2020年,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培育3~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8~10個配套產業集群,工業機器人行業和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明顯增強,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機器人密度(每萬名員工使用機器人臺數)達到100以上,等等。 賀在華告訴記者,國內企業對工業機器人的研發從來沒有停止過,包括核心技術、核心設備等環節的攻關一直都在繼續,諸多研究成果也陸續公布于世。“《意見》基本涵蓋了產業發展過程中應當注意的問題,未來在落實過程中,所需的細則、監管條文也會隨之完善,預計更加翔實全面、執行性較高的產業規劃有望在年內出臺。”賀在華說。 鄭芳華也表示,《意見》下發后,產業規劃、指導目錄,以及相關的投融資平臺、公共服務平臺和標準方面的建設也會陸續跟進,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的速度將進一步加快。 不過賀在華也指出,《意見》的下發雖然能夠鼓舞并帶動相關企業積極涉足工業機器人領域,但并不能在短期內解決制約產業健康發展的諸多頑疾。“技術進步、規模化、成本壓縮等問題仍需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龍頭企業共同協作,經歷過相當長一段蟄伏期后或能有所提升。” 鄭芳華也向記者表示,和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工業機器人的研發實力還比較落后,有些企業只是工業機器人的集成商,而一些技術的研發也仍停留在實驗室階段。鄭芳華告訴記者,工業機器人的發展類似于當年的PC,從軍用領域到民用領域經歷的時間比較久,一旦大規模生產之后,將呈指數級增長。 走差異化道路 除了關注技術創新能力,《意見》還提出了我國工業機器人的具體路徑。《意見》指出,抓好一批效果突出、帶動性強、關聯度高的典型示范工程,在工業機器人用量最大的汽車及零部件行業,在勞動強度大的紡織、物流行業,在危險程度高的國防軍工、民爆行業和對產品生產環境潔凈度要求高的制藥、半導體、視頻等行業開展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的應用示范。 鄭芳華表示,對于工業機器人關鍵技術的突破,如果沒有相應的產業化帶動,投入再多的錢也很難一蹴而就。而《意見》的上述提法,正體現了以產業化帶動關鍵技術突破的思路。而這也正是中國發展工業機器人的優勢所在。 谷歌公司近期收購了8家軟件密集型的機器人公司,包括日本Schaft、美國BostonDynamics等公司,引發市場關注。 鄭芳華認為,中國應該采取差異化的競爭策略,走和谷歌不同的道路,大力發展那些量大面廣、相對中低端的工業機器人的應用。 “當前我國工業正面臨人力成本不斷上升的困境,選擇量大面廣的應用領域,可以為企業節約成本。形成規模后,相應的零配件成本會不斷降低,我國工業機器人的技術水平也將不斷提高。”鄭芳華說。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