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的疑問這兩年一直懸在汽車行業發展的頭頂,日前,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國寶再次指出目前我國汽車產業出現過剩局面。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公布的數據卻顯示,2007年中國汽車總產銷量可能超過900萬輛。顯然,高速的產銷增長與發改委對于產能過剩的闡述似乎產生了矛盾。 記者粗略統計了國內13家主要乘用車企業已經披露的近兩年的產銷情況以及在建乘用車項目的規模。如果按照目前年增長25%的乘用車產銷增長速度來看,到2009年年末,13家主要乘用車生產企業的產銷量總數大約為477萬輛,雖然這個數字與13家企業到2009年年末的總體產能573萬輛預計有著100萬輛的差距,但超過83%的產能利用率顯然已經超過了產能控制在60%至70%為良好的標準線之上。 雖然乘用車企業產能利用率日益提高的,但背后也有隱憂。張國寶提醒,雖然2006年全國每千人的汽車保有量只有27輛,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為150輛,但不能因此盲目認為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空間還很大。 這種隱憂確實存在,目前我汽車國總產能已超過1000萬輛。不少新興汽車企業盲目追求產能擴大化的事實確實存在,以吉利汽車為例,2005年至今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吉利汽車先后簽訂了馬來西亞項目、湘潭項目、蘭州項目、慈溪項目和四大生產基地。此外,吉利汽車還在積極擴大原有的四個生產基地。預計到2009年產能將達到80萬輛,但到今年為止,吉利汽車的總銷量仍然沒有達到目前在建產能的一半。 專家提醒說,汽車行業是技術和資金密集型行業,一旦投資失敗,將損失幾億甚至幾十億的資金。更有分析認為,我國汽車業正在醞釀和籌劃的新產能達1000萬輛,如果投資不加以控制,2010年產能將高達2000萬輛左右,超過需求的一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