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跟著補貼走 新能源客車產業難有進步 在產業薄弱的時候,國家有必要通過補貼的方式把產業推動起來,也由此帶來了技術跟著補貼走,而忽視市場的真實需求,甚至爆發了大面積的“騙補”事件,同時在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中,客車的事故頻發,給人們生命財產帶來了巨大損失,也給產業發展帶來了消極影響。 國家補貼及時退下來、制定電動客車安全技術條件,并通過國家監測平臺促使生產企業重視研發、生產制定與應用各個環節的問題,把產業推向一個更高的水平。 霧霾與石油資源壓力下 新能源客車前景廣闊 2016年我國消耗5.56億噸石油,對外依賴度高達65%,我國石油進口依賴度逐年升高,其中大約一半為汽車所消耗;霧霾已成為制約人類可持續發展的一大勁敵,在種種壓力下,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并在公交領域實現電動化勢在必行。 根據“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要求地市級以上城市新能源公交比例不低于35%,可以預測2020年全國城市公交客車總量達到70萬輛,新能源公交占50%以上。 所以,企業要把握發展機遇,提高技術發展水平,生產符合產業發展需求的高質量與高安全性產品。 確保安全性始終是技術方案的第一要素 王秉剛表示,我國新能源客車任何一種技術路線的發展都要把安全作為第一要素,哪怕產業發展速度放緩,也要把安全放在首位。 他從技術創新、研發設計、生產制造、應用運行、回收利用等各個環節對生產企業提出了要求,生產企業要以提高安全技術標準為己任,預防為主,減少火災等安全事故。 他表示,我們要進行技術創新,提高電池的熱穩定性、減少可燃物質、減少發熱量;電芯、電池包、BMS系統、整車以及充電設施等要精心設計,提高安全技術標準;在生產制造環節要提高電池單體質量、系統質量與整車質量;車輛的安全運行要做到充電安全、惡劣天氣下安全運行;通過火災預警、滅火裝置、滅火隔離等降低事故傷害,產品的設計還要考慮到逃生時間;最后就是電池的回收利用以及再利用的安全問題。 他還強調,從安全的角度來說,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電池要謹慎用于客車上。 總的來說,新能源客車技術發展要安全展開,考慮經濟性、可靠耐久性、輕量化、充(換)電方便、舒適性等問題。 國家補貼的減少會使公交車電動化的技術路線更趨于合理,更趨于市場,更符合市場的規律,新能源客車發展也進入到一個新的紀元,技術為王的時代也將開啟。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