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下稱《規定》)一經發布,便引來廣泛關注,有志于高速電動車的企業紛紛表示一定要拿到這個資質。如今,距離《規定》發布已近十個月,發改委終于公布了第一家獲得純電動乘用車資質的企業,而這家車企竟然是看似無需申請資質的北汽新能源。這在讓人猜測北汽此舉意欲何為的同時,也讓人開始好奇各領域資質申請工作的進展情況。 下面小編就帶大家看一下微型電動車領域純電動乘用車資質申請的進展情況。提到微型電動車,御捷、時風、雷丁、唐駿等幾家企業一直是被看做是較有實力率先獲得資質的車企。而據第一電動網記者了解,截至目前為止,這些企業都還在積極準備中,均未向地方發改委提交申請。根據企業的進展介紹,時風、雷丁、唐駿、御捷會陸續在今年5月,6月,7月及10月份向地方發改委提交申請。 工程樣車的試制及檢測情況 時風、雷丁、唐駿三家企業都表示已經完成了試制15輛工程樣車的工作并已通過國家指定檢測機構的檢測。其中,雷丁的工程樣車是基于雷丁160(雷丁小王子)基礎上進行改造的,這款車是微型電動車領域首款三廂車。御捷則是根據御捷主打的一款微型電動車E330進行改造的,之前基于御捷E330平臺打造的鋰電車型YGM6350BEV,已獲得純電動運動型乘用車目錄準入。目前,御捷已經生產了3輛純電動乘用車工程樣車,預計剩余的12輛將在一個月內生產完成。而時風和唐駿則表示目前不方便透露樣車車型。 基礎設施投入情況 在廠房、設備等基礎設施投入方面,除了時風按照《規定》標準,在原有工廠、技術的基礎上填平補齊,升級改造外,其他三家企業都在積極建設新工廠。御捷計劃今年在江蘇無錫惠山區投資30億建廠,目前該廠已經在國家工商總局進行注冊,名字叫做東方鎧龍汽車有限公司。雷丁也在今年的濟南車展上正式公布了高速電動汽車三廠的規劃圖,廠區占地面積100萬平方米,總投資50個億,將于今年8月開工建設,預計2018年建設完成,年產能超過40萬輛,雷丁表示要用十年之后的思維考慮現在的場地建設。唐駿也正在建設面積為1500畝地的新能源汽車二級工廠,預計今年十月份就能完成,建成后年產量可達10萬輛。 融資能力及資金情況 在資金方面,目前這幾家企業都表示資金主要來自企業自投,對于后期的資金需求,御捷表示可能會向地方政府貸款,雷丁則可能考慮融資。對于這些企業來說,資金似乎都不是困難,雷丁的高層領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有梧桐樹就不怕招不來金鳳凰”。 消費者權益保障體系建設情況 在一些軟性指標方面,各企業也做了相應準備。以御捷為例:將在2016年7月1日起嚴格執行企業制定的《新低速電動汽車技術標準》,承諾在續航里程、最高車速、加速性能、爬坡能力四項性能的產品宣傳、實車性能與技術標準一致;實行“半價置換電池回收”回饋綠色行動,提出全產業鏈電池回收方案,降低用戶使用成本;在江蘇無錫地區將成立御捷核心技術研究院等等。其他幾家企業也有類似的計劃,強調會根據《規定》的要求做相應的準備,目前在積極進行中。 綜合來看,對于獲得資質,這幾家企業都表達了足夠的信心,基于資金、技術、人才、基礎設施等方面多年的積累,坦言在申請的過程中沒什么困難。但會有些許的擔心,獲得資質只是進軍高速電動車的第一步,后期的產品能否得到市場認可才是關鍵。國家的政策持續性、市場的競爭激烈化、消費者的認可度等這些因素都牽動著企業的神經。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不可能一直靠國家補貼,市場化才是發展的方向,《規定》設定也正是為了選拔那些真正想潛心做好純電動汽車的企業,真正肯在技術上做投入的企業。誰會是真正攪動市場的“鯰魚”,還要也還要交給市場檢驗。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