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國,正在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而大型化、高端化的裝備制造業發展水平,正是衡量一個國家制造實力的重要標志。太重集團作為新中國裝備制造業的“共和國長子”,一直當仁不讓的充當著中國裝備制造業的領頭羊。 萬噸壓機助推裝備制造邁向“制造強國” 過去,由于大型高端鑄鍛件研制能力的缺乏,太重集團對某些高端產品望而興嘆。而在“十二五”期間投產建成了大型鑄鍛件國產化研制項目(又稱萬噸項目),從根本上改變了太重熱加工能力落后的窘境,在行業中占據了高點。在助推重型裝備制造企業邁向“制造強國”的戰略之路上,發揮著積極而深遠的作用。 今年5月,太重大型鑄鍛件國產化研制基地成功鑄造完成國內最大23500噸臥式單動鋁擠壓機的關鍵鑄件──前梁和后梁,重量分別達到464噸與405噸,基本達到了萬噸項目設計的單項鑄件最大重量,也刷新了太重生產最大鑄件的歷史記錄。 太重人不會忘記這樣的經歷:為了澆注一個大型鑄件,還要向兄弟企業買鋼水來用;在國內外大型鑄鍛件市場茁壯發展之時,由于能力所限,只能眼看著機遇走開;太重發展主機產品時,由于關鍵零部件生產水平不夠,只能向國外采購,甚至根本就無法贏得訂單……因此,“擁有自己的大型鑄鍛件基地,擁有自己的萬噸壓機”,是幾代太重人傳遞著的夢想。 2010年8月,太原重工大型鑄鍛件技術改造項目,按省重點項目級別開工建設。它將實現萬噸級快鍛液壓機的太重夢想,所以,又被太重人親切的稱為萬噸項目。2012年下半年,萬噸項目的煉鑄鋼系統和鍛造熱處理系統相繼竣工投產,太重熱加工能力的歷史,從此變得不一樣。萬噸項目建成之前,太重可以生產的最大鋼錠重量是60噸,而萬噸項目新系統可以生產單重400噸的鋼錠,能力提升了6倍。以前,太重生產過最大的鑄鋼件是110噸,而現在,只要愿意就可以生產最大500噸的鑄件,是過去的5倍。沒有萬噸壓機,太重最大只能鍛造35噸的鍛件,而太重萬噸壓機的鍛造極限是240噸,同樣翻了6倍。從產量上說,如果萬噸項目“火力全開”,就可以達到年生產鋼水12.5萬噸、鑄鋼件2萬噸、鍛件4萬噸的水平,相比過去都是翻了數番。 煉鑄鋼,太重現在同時擁有80噸電爐、120噸精煉爐的“新系統”,以及30噸電爐配套40噸精煉爐、15噸電爐配套20噸精煉爐的“舊系統”。搞鍛壓,現在同時擁有12500噸、4500噸、1250噸、5噸、1噸5個級別的鍛造設備。從小到大,從低到高,還能協同并用。凡是工業企業用到的鑄鍛件,基本上沒有什么是太重做不了的了。這樣的熱加工能力,放在全國來看,絕對是第一流的。 在火電領域,已經生產的30萬千瓦級汽輪機高、中、低壓轉子,4件33萬千瓦電機轉子,整體質量達到了大型電站鍛件的一流水平,在國內火電大型機組亟需高端發展的趨勢下,可以提供必要的零部件支撐;在船件領域,制造了重達176噸的38萬噸散貨船掛舵臂,開發生產了萬箱船用軸系鍛件,并通過DNV船級社認證,在國內大型船件市場擁有了發言權;在核電領域,依托萬噸項目,獲得了民用核安全機械設備制造許可證核Ⅰ級認證,并為西安核設備有限公司生產了近20件蒸汽發生機支撐鍛件,經受住了核級鍛件對太重熱加工技術和質量的超高標準考驗;此外,太重還生產了Av80主軸鍛件,作為大型軸流壓縮機設備用核心部件,應用于我國冶金、石化、電站、風洞等重要行業,替代了進口產品……一件件技術先進、質量可靠的大型化、高端化鑄鍛件,正在通過萬噸項目生產出來。在風電、水電、核電、冶金、船件等關鍵領域,處處皆有太重大型鑄鍛件的身影。 從萬噸項目投產至今,隨著它的煉鑄鋼、鍛造兩個系統,均達到當時設計能力的最大水平,已基本實現了當時太重人決策投產項目的初衷。它帶給太重,不僅是核心生產能力的破冰升級,更是走出了整個企業向大型化、高端化發展最為關鍵的一步。 太重起重機輕吊“世界” 起重機哪家強?520噸太重造!2014年11月22日,太重承制的寶鋼湛江鋼鐵項目煉鋼工程主要設備—全球最大的520噸鑄造起重機成功研發制造,并順利通過了用戶的出廠驗收。作為全球最大的冶金鑄造起重機,它的單鉤起吊重量可以達到520噸,再次刷新了由太重自己保持的冶金鑄造起重機世界紀錄。
從1955年太重制造了新中國第一臺50噸橋式起重機開始,太重集團不斷創新,追求卓越,現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起重設備生產基地,也是當今世界上冶金鑄造起重機制造業的佼佼者,生產的大型起重機產品不僅囊括了全部品種系列的冶金鑄造起重機而且生產的450噸、480噸、500噸、520噸系列鑄造起重機均為國內第一。460噸以上的大型鑄造起重機至今已生產了70多臺,在國內市場擁有絕對占有率,還遠銷到韓國、印度、沙特、臺灣等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隨著太重挖掘機一次次走出國門,被視為“海外大夫”的技術人員們也一趟趟隨“機”出征,足跡幾乎遍布五大洲,征程少則數月,多則一年。在海外人眼中,他們代表著中國裝備制造業的形象;而在太重人心中,每次面對征途,都有一種“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感覺,雖談不上悲壯,卻也五味雜陳、一言難盡。 太重的國外服務站點,沒有一個是安逸穩定的。寒冷:俄羅斯服務站站長丁瑋在氣候零下40攝氏度以下,每年駐站260天以上;天災:四十多歲的張晉德,數次到智利從事技術服務,每次不下半年,親身經歷了一次8級地震和海嘯;疫病:利比里亞的埃博拉病毒暴發的情況下,太重援建人員始終堅持自己的崗位,按照工作流程每天工作著,終成恐怖地帶的“釘子戶”……這樣的惡劣環境比比皆是,但是在太重人的字典中沒有退縮這個詞語!
今天,“太重牌”挖掘機的“世界之路”越走越寬,先后進入了俄羅斯、巴基斯坦、秘魯、哈薩克斯坦、印度、緬甸、蒙古、智利、南非、伊朗、利比里亞等十幾個國家。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