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所投入的上汽集團又有新動作了,據記者從上汽集團方面獲悉,自2013年新能源車榮威550 PLUG-IN(插電式混動)之后,曾經亮相上海國際車展的2015款榮威550 PLUG-IN會于今年7月份上市。 此次上市的2015款榮威550 PLUG-IN,作為上汽第二代新能源車型,也是上汽集團 “芯動戰略”中“NetGreen綠芯”的再一次落地。 公開資料顯示,此前上汽集團發布了“芯動戰略”,推出兩大技術品牌——“NetBlue藍芯”和“NetGreen綠芯”,分別專注于傳統動力和新能源科技。上汽公司方面表示,希望借助藍芯和綠芯支撐上汽未來發展。 但事實上,基于上汽綠芯計劃的第二代車型2015款榮威550 PLUG-IN延續了第一代新能源車型的短板:產能不足。 上汽乘用車公關總監湯躍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上汽新能源車產能擁有提升能力,目前新一代的550 PLUG-IN一個月能做到800臺,并且還在不斷提升。 此外,據了解,2015款榮威550 PLUG-IN目前只在上海地區售賣,上汽乘用車利用的正是上海地區針對混合動力車型的免牌照政策,湯躍進表示,包括北京等一線城市在內的混合動力車型市場非常大,但無奈受牌照制約,“天津目前剛剛開放混合動力車免牌照措施,到時候上汽也會去天津做宣傳推廣”。 “新能源車產能正在提升” 中國經濟進入換擋期,汽車市場也迎來了新常態,公開資料顯示,今年1月份至5月份,整個汽車市場銷量增速趨緩,同比增長僅3.18%。面對這種態勢,上汽乘用車實施了“雙芯戰略”布局傳統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兩大領域, 上汽的雙芯戰略包括“藍芯”和“綠芯”,前者指傳統動力,后者指新能源動力,藍芯和綠芯動力總成將成為支撐上汽未來發展的兩大推手。 今年7月份上市的2015款榮威550 PLUG-IN,是上汽執行藍芯計劃的又一次落地。此前上汽乘用車曾披露,將在2020年完成10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而“芯動戰略”將成為其挑戰該目標的重要保障。 在“芯動戰略”中,上汽集團此前曾提出,“到2020年,當年生產的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公里”的目標,上汽集團副總裁、上汽乘用車總經理王曉秋曾表示,上述目標如果僅靠傳統汽車不一定能夠做到,上汽是三條路線并行,如果靠PLUG-IN(插電式混動)的強混系統,可以做到百公里5升以下。 思略特咨詢公司全球合伙人彭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上汽集團一直對新能源車的領域投入很大,且在技術方面更趨于成熟,這次推出的第二代新能源車型符合市場發展規律,“未來兩年新能源車將迎來爆發性的發展機會”。 盡管如此,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是,上汽乘用車推出的兩款新能源車型在產能上都面臨一定的制約,有業內人士表示,混合動力車型在上海地區因為可以免牌照市場需求非常大,但目前上汽的新能源車產能還跟不上銷量的增長。 對此上汽方面回應稱,“盡管如此,上汽的產能仍在不斷提升中。” “新能源車盈利靠規模” 對于上汽的兩大戰略布局,王曉秋曾坦言,在目前越來越多大城市限購的背景下,對新能源汽車反而是一個機會,其表示,今后上汽每年都會推出一款插電強混車型,插電強混車不僅能把油耗降得很低,還不用花錢買牌照,和電動汽車相比又沒有續駛里程憂慮。未來上汽新能源的銷量比例差不多要占到15%至20%。 為此,上汽將在“十二五”期間再投資60億元,重點攻堅新能源技術。據了解,上汽的新能源產業已經涵蓋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汽車等全技術路線,有業內人士認為,我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研發不斷深入,產品技術逐步提升,將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掃清又一重障礙。 事實上,盡管技術上新能源車一直在前進,但新能源車在盈利方面還十分有限,甚至可以說是處于虧損狀態,上汽旗下的新能源車該如何扭轉該局面呢。 前述上汽乘用車公關總監湯躍進坦言,新能源車要想實現盈利還需要看整體新能源市場的成熟度,以及各方面配套設施的逐步完善,以此來放開新能源市場,“只有規模上去了,新能源車的盈利才能有所改善”。 而據記者了解,上汽乘用車此次推出的2015款榮威550 PLUG-IN目前只在上海地區售賣,盡管湯躍進表示北京等一線城市擁有巨大的市場,但受制牌照因素,上汽新能源車一直無法把北京納入銷售版圖。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