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時間6月3日,大眾汽車集團與上汽集團在大眾汽車集團位于德國柏林的DRIVE展廳,就雙方中國進一步合作發展新能源車簽署了協議。根據協議內容表明,雙方將在中國本土化生產插電式混合動力以及純電動車。 從今天至2019年的四年間,大眾汽車集團以及兩家合資企業將在中國市場投資220億歐元,這也是迄今為止中國汽車行業最大規模的投資計劃,本協議的簽署正是其中的一個重要舉措。而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將對上海大眾汽車安亭生產基地進行升級改造,以用來生產新能源車。而此項協議的簽署,是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實施本地化生產新能源車邁出的堅實一步。 此外,雙方還約定,上海大眾汽車將于2016年在安亭生產基地生產大眾汽車全新C級車型;四年內,安亭工廠還將生產基于暢銷車型朗逸研發的純電動汽車,這也將是該生產基地投產的第一款純電動車型。
德國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成員、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教授 (Prof. Dr. Jochem Heizmann) 與上汽集團總裁陳志鑫在大眾汽車集團位于德國柏林的DRIVE展廳就雙方中國進一步合作發展新能源車簽署了協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和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文德恩教授(Prof. Dr. Martin Winterkorn)出席并見證了簽約儀式。 文德恩教授表示:“大眾汽車集團鼎力支持并積極參與中國汽車行業高新技術發展。在與上汽集團長期堅實合作的基礎上,我們將攜手加強先進汽車技術研發,共同推動行業前行。這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新能源車的發展。” “三十多年來我們扎根在這里,與中國汽車工業共同成長。”德國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成員、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教授 (Prof. Dr. Jochem Heizmann)表示,“通過實施這項協議,大眾汽車集團將進一步支持中國社會可持續發展,未來四年,大眾汽車集團將有超過15款新能源車在中國本地化生產,其中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車型。” 伴隨著新能源車及其配件的本土開發,大眾汽車集團將進一步提升在中國的研發能力,并將加強在燃料電池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領域的研究工作。 2014年,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與上海大眾汽車和一汽-大眾攜手交付約370萬輛新車,同比增長12.4%。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目前在中國擁有29個整車及零部件生產基地。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