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發聲 據了解,國家職業大典的修訂是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主持,具體工作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下屬的機械工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操作(以下簡稱“指導中心”)。5月上旬,中國鑄造協會通過指導中心向人社部提交了包含“鑄造行業發展趨勢、就業現狀和99版與修訂版大典中鑄造職業、工種體系對比”的一份主材料和三份附件材料。 今年5月20日,人社部修典辦工作人員致電中鑄協表達了三層意思:一是人社部相關領導很重視中鑄協的建議。二是大典修訂時間太長,目前急于印刷出版,已來不及增加“鑄造工程技術人員”職業;而且,每個新增職業必須要有300份采樣數據支撐,這個職業卻沒有采樣數據。三是人社部決定本修訂版大典維持原狀,不增加“鑄造工程技術人員”職業,并請中鑄協以后關注增補機會和渠道。 袁亞娟當即表達了不滿,并兩次致電人社部修典辦負責人,均未接聽。然后她又與指導中心一起查找到2012年底至2013年初收集到的關于新增“鑄造工藝技術人員”職業的414份采樣數據。當即發送短信告知人社部修典辦工作人員這一情況,并說明,在后來的行業調研、專家論證中將原先確定的“鑄造工藝技術人員”職業名稱修改為“鑄造工程技術人員”(有會議紀要和呈報材料),并完善了職業定義和主要工作任務的情況。 此后,中國工業報記者多次致電人社部修典辦這一負責人,同樣沒有接聽。6月12日,中國工業報記者終于撥通了該負責人的手機,他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沒有接聽電話的原因是會議比較多,再加上不知是誰也就沒有回電。說起中鑄協提出的鑄造行業修改建議為何沒有采納時,他表示,此前已經通過修典辦的工作人員表達了意見。 同時這位負責人指出,修典是有程序要求的,為體現完整性,盡可能讓每個行業都有體現。在修典的過程中,把鑄造、鍛造、熱處理三個行業合在“材料成形與改性工程技術人員”項目下,先找出相似性,然后再找出不一樣的地方,分別加以闡述。 “6月1~12日是網上征求專家意見的時間,今天是最后一天,6月下旬召開全體委員工作大會,原計劃7月1日出版,現在因故要推遲到8月出版了。”該負責人說,“在此期間可以做細微調整,如果工作任務、定義不準確等可以修改,至于中鑄協提出增補新的項目這次是來不及了,建議他們關注每兩年一次的項目增補。” 袁亞娟認為,人社部修典辦對此事的處理不太妥當。其一,職業大典是職業教育、企業用人的綱領性、指導性文件,不要說尚未印刷,即使印刷了,知錯就要改正;其二,無采樣數據的說法不存在;其三,職業的設立應從市場需求和國家發展需要出發,而不是從工作人員操作的便利性出發;其四,中鑄協在沒有任何回報的前提下從2012年底至今一直為“鑄造工程技術人員”職業能在大典中合理設立而努力,但兩年半過去了,建言被采納卻十分困難,加上信息不對等(比如上述網上征求專家意見就沒有渠道得知,也不知有無資格提出意見),不可能指望兩年一次的增補機會能夠及時得知和有機會做此事。 業內專家的建議 長期從事鑄造合金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曾大本教授認為,“材料成形與改性工程技術人員”職業過于籠統,它不只是包含了好幾個機械制造行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工作,而且這些行業在專業技術上彼此差別懸殊,這樣很難對從事某種職業的技術人員的業務水平做出合理的評定,也很難對從事鑄造、鍛壓、熱處理等技術工作的人員進行相應的業務培訓等工作。“這樣設定職業的好處是對機械制造工程技術人員的歸類簡化了,但對鑄造、鍛壓、熱處理等行業的發展,對有關工程技術人員的成長和培養是不利的。” 他建議,在《機械制造工程技術人員》(小類)下單設“鑄造工程技術人員”職業。理由是:鑄造生產貫穿了從原材料到產成品的全過程,鑄造產業是制造業的重要基礎,多學科的交叉、高新技術向傳統產業的滲透與融合是現代鑄造技術發展的特點。 德國、美國、日本等主要工業國家對鑄造工程技術人員的工作較為重視,他們都認可“鑄造工程技術人員”職業,并設有獨立的認證機構,行業協會和有關院校還定期對從事鑄造工程技術工作的人員進行培訓。 我國是鑄造大國,鑄件年產量連續15年居世界首位,2014年達4620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40%以上,相當于世界生產量排第二至十位的美國、印度、日本、德國、俄國、巴西、韓國等國家的產量之和)。近年來,《鑄造準入條件》的頒布實施,我國鑄造業發展很快,但大而不強、企業平均規模小、技術工藝落后等還是基本現狀。當前,我國經濟發展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鑄造行業進入了以改革發展促進轉型升級的新階段。就目前形勢看,鑄造業轉型升級應著重從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從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加以推進。在這樣的背景下,設定“鑄造工程技術人員”職業,有利于發揮廣大從事鑄造技術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有利于推動鑄造行業轉型升級和確保可持續發展。 相對其它機械加工行業,鑄造更臟、更累、更危險,行業內就業人員老齡化嚴重,技術人員和年輕工人缺乏,為此,更應設法積極培養和給鑄造業輸送更多的高素質、兼具專業技術與管理技能、國際視野與競爭力的復合型創新人才。如此說來,在我國職業大典中設置“鑄造工程技術人員”職業,以認可和鼓勵從事鑄造技術工作的人員在本職崗位上做出貢獻就有特別重要和深遠的意義了。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