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堪稱悲涼的2014年之后,自主品牌乘用車今年如沐春風般開始回暖,市場份額逐步提升。與此同時,從去年底到最近,哈弗H9、傳祺GA6、華頌7和吉利博瑞幾款自主中高端車型先后上市,兩度“跳票”的哈弗H8也將于上海車展正式出擊,似乎一時間自主車企又開始集體向中高端乘用車市場派兵遣將。 多年以來,自主品牌是否應該進軍高端長期為業界所爭議,而自主車企也一直沒有停止“向上走”的努力,雖然市場此前已經給出了許多慘烈的教訓。然而時移世易,如今中國汽車市場增速放緩,競爭之激烈比前幾年更甚,尤其是合資品牌的不斷下探,步步緊逼的壓力讓自主品牌不得不尋找新的突圍點。在新的市場形勢下,的確應該再次思考這個問題。 前車之鑒眾多 兩種模式取舍 在探討“該不該”之前,應當先明晰所謂“自主高端”的涵義。 之前有業內人士將自主高端定義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在現有自主品牌普遍集中于A級及以下級別轎車市場、緊湊型及以下級別SUV市場和中小型及以下級別MPV市場競爭的基礎上,開始向基于現有品牌的B級及以上級別轎車市場、中型及以上級別SUV市場和中大型及以上級別MPV市場的產品線拓展;第二種,是在現有品牌的基礎上打造全新品牌,而這個品牌的定位要明顯高于自主現有品牌,其產品的標準也達到其全新品牌定位的要求。” 記者基本上贊同這種分類方式和定義,不過聽起來有些復雜繞口。用一個生活化的比喻來形容,那么前者就像是康師傅在“平民版”的紅燒牛肉方便面基礎上,推出了價格高出一截的“土豪版”康師傅骨湯拉面;而后者則類似牛奶市場上的蒙牛,在廉價的普通袋裝鮮奶之外,面向高端奶制品的細分市場打造出了特侖蘇品牌。 簡單地說,第一種是已有的中低端市場積累之上的延伸,第二種是自成一派劍指高端的另起爐灶。 顯而易見,按照這樣的劃分方式,榮威950、長安睿聘、傳祺GA6、哈弗H9等都屬于第一種類型,而華頌、觀致等則走的第二種路線。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不論哪種類型的自主品牌車企向高端的嘗試,似乎都是失敗者居多,成功者寥寥。 2011年以前,國內車企的日子可以說是順風順水,連續幾年的井噴式增長給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都留下了充足的發展空間。其時,合資品牌專注中高端,而自主品牌占據低端市場,井水不犯河水地和平共處。也正是在這段時期,自主品牌獲得了一定的資本積累和技術突破,不滿足于低端市場的低利潤,萌生了向上突破的念頭。
比如早年奇瑞雄心勃勃地推出的瑞麟和威麟,在產品品質和品牌吸引力都相對不足的情況下勉力而行,市場反應平淡而難以為繼,最后便泥牛入海;而后來的榮威750和950、奔騰B90、長安睿騁、北汽紳寶D70等車型,借助了外方成熟的技術和平臺,吸收了合資的設計與造型,質量和性價比都說得過去,但礙于品牌號召力有限和產品自身各種各樣的小問題,銷量平平甚至慘淡,可說鎩羽而歸;還有已經淪為汽車界經典失敗案例和笑柄的觀致,當初以國際化品牌的姿態橫空出世,做工與外觀都不俗,卻因為品牌定位和營銷戰略的失敗,而落得個曲高和寡無人問津的境地,實在讓人大跌眼鏡;至于曾經的“國車”紅旗,在投入百億巨資之后仍舊難以起死回生,最近已經開始推出紅旗H7廉價版,自降身段迎合市場,然而前路艱辛已可預見。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