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沁新說,以變頻傳動和自動化控制作為跨界發展的突破口,是經過認真思考的。首先這項業務與中信重工的主業密切相關。中信重工是一個主機供應商,所設計、制造的主機通常都是回轉類永久性設備,如提升機、礦用磨機、破碎機、輥壓機、軋機、窯類等,要回轉就要有傳動。傳統的傳動方式通常是機械傳動,而這種傳動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變頻技術的出現使傳統的機械傳動方式面臨一場革命,變頻傳動就是靠改變工業電源的頻率來進行調速和驅動,已經成為重型機械產業技術發展的趨勢。同時,中信重工不僅是主機供應商,更是產品研制者,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對成套工藝和設備工況熟悉,我們擁有深厚的客戶資源,通過傳動技術的革命,可以實現主機的高效化、多功能化、智能化,如對大型礦用磨機實現軟啟動、慢驅、無級變速、Creeping(爬行模式)、FrozenCntrol(防物料板結模式)、雙向回轉等等,可適應設備的各種工況。又如,通過變頻調速,礦井提升機可以達到每秒20米的高速垂直提升,這在機械傳動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變頻技術不僅節能,還可以發電。比如,把礦用提升機剎車和罐籠在下降時產生的勢能變成電能,回饋給電網。第三,變頻傳動是實現主機自動化、智能化控制的軟硬件接口,這正是未來技術發展和成套工藝控制的核心所在。 以市場需求為轉型目的。無論怎樣轉型或者變革,任沁新說,一定是著眼于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客戶提供更好更優的產品和服務。任沁新強調說,中信重工跨界進入電力電子產業定位是清晰的,主要專注于低速、重載、大功率工業專用變頻領域。 “中信重工的轉型一直在路上,不僅著眼于今天,更是為了未來贏得主動權。 沒有終點的起點 任沁新說,轉型不僅僅是近期利益,更是著眼于未來,這是一個長期積累、積淀、厚積薄發的過程。中信重工“十一五”期間的三個轉變,即工廠制到公司制、生產型到研發型、內向型到外向型,形成了“核心制造+成套服務”的商業模式,這為“十二五”的三大戰略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十二五”遞進升級三大戰略轉型提供了必然條件。從制造型企業向高新技術企業轉型;從主機供應商向成套服務商轉型;從本土化企業向國際化企業轉型。2012年以來,更是進行了多項實施戰略轉型的重大部署。公司提出今后3年平均不低于3個“五六七”指標,即國際訂單比重達到50%、成套訂貨比重達到60%、新產品貢獻率達到70%。這些都是階段性目標,仍然不能說我們已經完成了轉型,未來的路仍很艱巨。 任沁新說,中信重工擁有主機帶動、熟悉工況、前期技術積累等先發優勢,疊加高端變頻傳動和自動化控制技術,才能具備與國外知名企業同臺競技,向高端智能裝備研發服務商發展的實力。 多年來以極大、極重、集成為特征的中信重工,今天已經成為核心制造+成套服務的研發型企業,擁有核心制造+變頻技術+智能化控制三張王牌,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贏得更多的話語權已是必然。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