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悄然來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希望,2015年汽車行業能達到和2014年同樣的增長速度(6%~8%),同時能在2015年形成針對汽車產業發展的國家意志。 汽車產業政策正修訂須形成統一的國家意志 產業政策10年修訂一次已成規律。從1994年我國頒布的《汽車工業產業政策》,到2004年《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按照每個階段汽車產業不同的發展特點,政策也會相應做出調整。又一個10年劃過,新一輪的汽車產業政策將走向何方是很多人的關注點。 董揚認為,政策都具備時效性,1994年的政策背景是汽車行業改革開放10年,如何在大規模技術引進等開放的大環境下發展自己;2004年的產業政策則與中國加入WTO相連,重點是汽車產業如何建立符合WTO規則的管理辦法;如今,汽車產業的發展又到了一個新的關口———中國由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的時代,此時進行汽車產業相關政策的修訂非常必要。 董揚向記者透露,汽車產業政策的修訂工作已經開始,工信部等部門正在做這一項工作,他所在的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也參與了其中的一些環節。 新修訂的政策將在哪些方面做出調整?董揚坦陳,由于并不主導這一工作,無法給出準確答復,但從他個人角度思考,這幾年出現的一些新問題需要納入政策調整中,比如在開放的背景下,如何發展中國品牌;在我國成為汽車生產、銷售、使用大國的情況下,如何建設汽車社會;針對汽車這一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如何用法制化的手段去管理等。 對此,行業里有不同的聲音。有人提出,今天的汽車行業已不需要產業政策,董揚并不完全同意這一觀點:“如果我們把想做的事情都用法律的手段規定下來了,可以不要產業政策。但現在我們沒有《車輛法》,沒有車輛節能環保發展的系統規劃,對汽車社會也沒有明確的法律,這種情況下談用法制代替政策有點草率。” 實際上,在十幾年前,汽車行業主管部門就開始醞釀《車輛法》,但至今仍未“排上號”。董揚認為,當下我國已是汽車產銷第一大國,汽車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汽車現代化生產體系已形成,國家節能環保綠色發展的大戰略已確定……種種因素促進下,《車輛法》出臺的時機已然成熟。
“當下,對于汽車產業發展有很多疑問,而且各政府部門對汽車的態度不一樣,有的鼓勵,有的限制,有的是有時鼓勵有時限制。對于汽車產業,缺乏一個國家意志。”董揚說,“無論是修訂汽車產業政策,還是制定《車輛法》,不管什么方式,都有助于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意志來發展汽車,這個非常必要。”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