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蘇省汽車行業產銷增速下降,效益水平回落明顯,而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成為一大亮點,增速大于40%。業內人士提醒,新能源汽車產業若補長“短板”,還將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 “我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總體規模偏小,尤其乘用車還是一大‘短板’。”省發改委相關人士說。2014年,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完成銷售收入180億元,同比增長45%。新能源客車產銷量全國第一,蘇州金龍、南京金龍、南京比亞迪共生產新能源客車5463輛,約占全國市場份額的四分之一。然而,從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總盤子看,去年新能源汽車產業所占產值不足0.5%,占整個汽車產業比重不足3%;從結構上看,產品主要為客車、專用車及配套零部件,乘用車市場銷售仍為空白,且缺乏本土乘用車整車制造企業,這也成為下一階段我省新能源汽車實現規模化生產的最大制約因素。 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在于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與電控系統。從總體看,我省新能源汽車廠商缺乏成熟的技術支持,尤其在電池平均能量密度、車輛動力總成等關鍵領域缺少核心技術。而與此同時,美、日、歐正加快新能源汽車戰略推進,新技術、新產品創新突破不斷加快。今年以來,寶馬、奔馳、大眾、豐田、本田、通用等汽車巨頭平均每周有一款新能源汽車品牌轎車進入市場,售價與傳統車越來越接近。 此外,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對政策依賴性較強,產業發展尚未形成自主增長的市場需求體系,對下一步補貼政策“退坡”給產業發展帶來的影響還需密切跟蹤。 國際上新能源汽車形成三大發展階段:混合動力汽車已市場化,電動汽車可能后來居上,燃料電池的新能源汽車已進入市場。 我省電動汽車與國際先進市場相比,產品在可靠性、品牌溢價能力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業內人士指出,亟需建立“政、產、學、研、供、用”一體的廣泛創新聯盟,在關鍵技術攻關、高性能零部件、動力系統優化集成等方面,建立產學研以及企業之間的戰略聯盟,盡快將江蘇新能源汽車產業提升到新的高度。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