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有人提出互聯網是一場革命,而20年后的今天這場革命正在上演。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已經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從網上通迅到網上購物,越來越多的行業被互聯網改變乃至顛覆。“互聯網+”這個萬能公式,每代入一個行業,都會產生無限的創新應用和遐想空間。雖然目前來看,互聯網對汽車行業的滲透還不是特別深入,尤其進入實際應用的大多還是一些邊邊角角的改進。但應該可以肯定的是,“互聯網+汽車”未來一定會為汽車行業帶來深刻的變革。而到底會是怎樣的變革呢?可以來開一開腦洞。 眾所周知,汽車的主要功能是出行和運載,本來可以提高社會運行效率,但汽車普及帶來的擁堵問題日益嚴重,反而大大降低了效率。政府層面為了應對交通擁堵問題想了很多辦法,如建設更多的道路和立交橋、提倡公共交通、提高停車收費,更有甚者采取限購限號、規定每輛車至少搭載2人才能上路等比較極端的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而互聯網的應用則有可能在相當程度上對這一問題提供解決之道。 我們知道,人的因素是導致交通擁堵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道路上任何一輛車的操作,如變道、減速等,都會對其后的整個交通狀況產生影響。車流量越大,影響也就越大。因此,最大限度提高汽車行駛中操作的準確性是解決交通擁堵、提高出行運載效率的最好辦法。如何實現呢?大家都能想到就是“統一調度+自動駕駛”,“統一調度”負責道路情況的收集、預測以及向車輛下達行駛方案的指令,如行駛速度、路線、加減速的力度、變道的時機、停車地點等。“自動駕駛”負責解決自身操作精確性的問題。 應該來講,這一想法并非天方夜譚,現在的自動駕駛技術已經比較成熟,而互聯網則使得統一調度成為可能——目前正在開發的5G通訊技術正是基于實現行駛中的汽車之間及與中央調度計算機之間大流量的交互而設計的。 基于以上假設,將給未來的汽車行業帶來哪些變革?應該會有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行駛功能的全行業標準化。 可以想像,“統一調度+自動駕駛”系統對汽車將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行駛功能的全行業標準化將變得十分必要。眾所周知,不同的汽車,由于車身重量、發動機性能、動力調校以及剎車性能的差異,其行駛功能千差萬別。在由人駕駛的時候或許沒什么問題,但是在統一調度的時候,行駛能力的差別將影響到單個汽車執行調度指令的能力,從而影響整體效率發揮,并大大增加中央計算機的運算負擔。所以,屆時統一所有車輛的行駛功能或將成為必然要求。也就是說,將來在公共道路上行駛的汽車,消費者在行駛功能上將不再有多項選擇,比如不再有1.0、2.0、3.0排量的區別,反而汽車在外觀、內飾、娛樂等功能上的差別將更加重要。 第二,作為碎片時間載體的社交娛樂平臺化。 在消除行駛功能的差別、把人從駕駛中解放出來以后,道路上通勤的碎片時間如何利用?想一想我們在乘坐公共交通時如何打發時間就能知道,汽車更重要的功能是成為一個社交娛樂平臺。作為汽車廠商,要考慮的當然是如何提供比乘坐公共交通更好的社交娛樂體驗:更舒適的坐椅、更棒的音響、更快的網速等。當然,這些其實都還是基本要求,除此之外,汽車廠商就需要各顯神勇大開腦洞,如跟旁邊車里的美女搭個訕,聯網玩個游戲等。 同時,對于喜歡享受駕駛樂趣的人來說,或許只能去專門駕駛場地進行體驗,正如上一代交通工具:馬,被取代以后,喜歡騎馬的人可以去馬場一樣。或許駕駛也會成為一種高尚運動也未可知,人從駕駛中被解放的時間只要足夠長,那么學駕照會開車將意味著冒險精神、多余的時間精力和金錢。 第三,制造模式的深刻變革。 由于去除了人的駕駛感受、駕駛習慣等因素,以及前述兩條提及的變化,必然給汽車制造模式帶來深刻變革。首先,由于行駛功能統一,汽車動力系統、剎車系統性能和參數的標準化,使得汽車廠商不必再追求動力的差異化,所以動力系統領域的競爭有可能減弱。發動機等動力系統技術進步的主要推動者可能會從汽車廠商轉移到專業的發動機廠商或者統一的動力系統研發制造機構,類似航空發動機的發展模式。其次,在動力系統統一的情況下,汽車產品之間的競爭將集中在系統集成、外觀、內飾、娛樂平臺等領域上,客觀地說,造車的專業門檻將降低,新加入者將能夠更容易地切入汽車制造行業。 將來,有可能像攢手機一樣找代工廠攢出一款汽車嗎?仔細想來,這真的不是沒有可能。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