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9月以來,自主品牌乘用車的市場份額已出現了史無前例的同比“九連降”,從目前情況來看,這一趨勢仍將持續。形勢已經變得異常嚴峻。 究竟是誰奪了自主車企的蛋糕,“九連降”的中國汽車自主品牌何去何從? 全面淪陷 目前自主品牌正處于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最新數據顯示,今年5月,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環比下降2.72%,市場份額比上月下降0.58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2.92個百分點。整體頹勢已經延續了9個月,形勢不容樂觀。 市場人士指出,眼下這一波自主品牌市場份額下降潮,不再是非主流自主品牌的局部失守,而是包括更多主流自主品牌在內的市場增長速度的“全面淪陷”。公開信息顯示,奇瑞、吉利、長城等主流自主車企前5個月銷量都同比下滑明顯。 其中長城汽車5月同比下滑15.7%,環比下滑12.5%;1~5月同比下滑3.2%。在如此的情況下,幾十家自主品牌車企之間的市場格局也在加快集中化,小的自主品牌企業正處于加速被吞并和邊緣化,洗牌機會或即將到來。 另外,由于自主品牌銷量和市場的“全面淪陷”趨勢,顯然是與“到2015年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要占國內市場的50%”的目標是背道而馳的。為此,一些之前制定過“十二五”規劃的車企開始調整其2015年銷量目標;曾于2010年發布2015年實現年銷量200萬輛的吉利汽車,現在已經不再強調2015年的銷量目標,而且從吉利汽車當前的年銷量增速來看,2015年實現200萬輛目標幾乎沒有可能。 江淮汽車也發布了銷量調低目標。“江淮汽車2015年銷量目標為70萬輛,2017年銷量目標為100萬輛。現在感到節奏太快了,也走了一些彎路。當時以為先多上新車,做大規模后再做產品和品牌規劃。現在回過頭來看,當時的想法不是很對,應該是先做品牌規劃和市場營銷,才能有后面的系統推進,才有有質量的規模,才能慢慢形成好的產品和品牌口碑。”江淮汽車戰略規劃部部長崔亦章表示。
而事實上,自主品牌車企調低銷量目標的背后是對未來車市發展趨勢的清醒認識。既然車市從2012年開始,已從井噴時代切換到慢增速頻道。那么,自主品牌車企們就不得不面對現實,“下調目標”實乃明智之舉。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