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核電項目重啟的消息不絕于耳。特別是中美簽署了《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國承諾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由此前的15%提高到20%左右。業內專家表示畏難“高”目標的同時對核電這一替代能源寄予了厚望。 談及核電,離不開“安全”。在環保部11月初組織的核電話題專家座談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潘自強明確表示,核電的安全是有保障的,加快發展核電是減少我國環境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的現實有效途徑。 國家核安全局副局長、環保部核設施安全監管司司長郭承站說,我國各類設施安全受控,安全隱患整改成效明顯,整體安全水平處于良好狀態。他強調,核能作為目前惟一可大規模利用的替代能源,已經成為我國能源戰略的必然選擇。 低碳轉型 核電替代能力最強 在APEC會議期間,中美雙方發表了《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根據聲明,中國計劃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并計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 與碳排放達到峰值相比,非化石能源占比(20%)目標可能實施難度會更大。廈門大學能源經濟與能源政策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指出,“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有足夠的替代能源來滿足發展的需要!彼J為,非化石能源增長要依靠可再生能源與核電。 郭承站認為,我國是發展中大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撐,目前過于依賴煤炭導致能源結構失衡,不僅能源安全得不到保障,環境保護壓力也逐漸加大,核能作為目前惟一可大規模利用的替代能源,已經成為我國能源戰略的必然選擇。 從能源結構來看,目前我國水電接近飽和,未來需要重點發展以風力、太陽能、生物質為主的可再生能源和核電。專家預計,到2030年,為達成目標,我國核電占比需要大幅增長至6%(2013年占比0.9%)。 潘自強院士認為,核電鏈是對環境影響極小的清潔能源,核電廠本身不排放SO2、PM等大氣污染物,核電站流出物中的放射性物質對周圍居民的輻射照射一般都遠低于當地的自然本底水平。核能屬于低碳能源,一座百萬千瓦電功率的核電廠和燃煤電廠相比,每年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00多萬噸,是減排效應最大的能源之一。
按照我國政府承諾,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20%!鞍l展核電是實現這一目標的現實途徑!迸俗詮姳硎荆穗姷陌踩怯斜U系,與其他能源相比,核能的即時死亡人數是最少的。核電的外部成本低,對煤電有較強的經濟競爭力和替代能力。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