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報告指工資水平不會大漲 “收入翻番”目標如何實現?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制造業平均工資超過大多數東南亞國家和南亞國家,工資水平在今后一段時間內不會像前幾年那樣大幅度增長。此前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有網友發問“兩者之間是否存在矛盾?” 工資水平不會大漲? 消息一出即刻引發網友“催淚”評論,有網友調侃說,原先是“扯后腿”,今后是“腿被扯掉”的節奏。不少網友更是發出“兩份報告,該信誰?”的疑問。 記者從相關課題組了解到,這份名為《中國工業發展報告2014》的報告分析的主要是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和前景,關于工資的結論主要指的也是制造業。“不能簡單地認為報告的核心就是工資不會大漲。”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報告撰寫者劉湘麗說。 據了解,該報告共40章節,100余萬字,其中有一章近2萬字是關于工資問題的。報告認為,中國制造業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已成往事。綜合經濟增長、企業經營業績、最低工資標準和勞動力供給等因素對工資的影響,確實可以認為中國的工資水平在今后一段時間內不會像前幾年那樣大幅度增長,但高素質人力資源的工資水平仍將保持較大幅度增長。 劉湘麗說,這主要是根據目前工業發展水平和近年工資漲幅統計而做出的一種趨勢性的判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有24個省份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22%;2012年有25個省份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20.2%;2013年全國有27個地區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調增幅度為17%。 “今后工資還是會漲,但是漲幅可能會繼續收窄,至少工業領域如此。”劉湘麗說。 居民收入怎么漲?
事實上,面臨工資上漲困局的行業不在少數。華東地區一民營服飾生產企業負責人陳東告訴記者,由于經營產品主要是校服,利潤本就有限,加之勞動力和原料成本不斷上漲,如今只有兩條出路:要么減稅,要么覆蓋更多學校,把“蛋糕”做大。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