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駕駛”概念的重新定義,汽車行業的革命號角再次吹響。 12月6日,在第七屆廣東工業設計活動周上,由廣汽集團設計的無人駕駛汽車獲得了首次亮相,這部車型在國內無人駕駛汽車領域尚屬首例。這款車型的發布展示了國內自主品牌在前瞻性技術研發的決心,誓與走在技術前端的國外車企們看齊。 除了車企聚焦無人駕駛技術之外,IT行業巨頭近年也將目光專注于這一領域。今年5月,谷歌聯合創始人布林在美國Code大會現場,亦發布了由谷歌研制 的最新無人駕駛汽車的原型。此外,國內互聯網巨頭百度也卷入了該領域,據相關人士透露,目前百度的無人駕駛項目正處于秘密研發階段。 “未來五年至十年,無人駕駛汽車或將進入消費者普及期,行業關注度將不斷提升,相關汽車業也將得到快速發展。”相關研究機構如此預測。 無人駕駛概念各家不一 無人駕駛汽車雖是汽車領域里頗具前瞻性的概念,卻并不是一項橫空出世的新技術。早于上個世紀70年代,一些歐美發達國家便已率先開展針對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究。 根據資料,無人駕駛汽車的前身被稱為輪式移動機器人,主要是依靠車內的以計算機系統為主的智能駕駛儀來實現無人駕駛。我國在未來的某一天,無人駕駛技 術得以實現,將意味著我們可以不用再靠方向盤、剎車系統、油門來控制車輛,取而代之的是GPS、傳感器及攝像頭圖像處理裝置。 因此,可以預見,無人駕駛汽車必將是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而加入這一市場爭奪戰的,不光是奔馳、奧迪、豐田、沃爾沃、凱迪拉克等國外汽車制造商, 國內自主車企如一汽、上汽、廣汽、吉利以及比亞迪等也都早已進軍該領域……無人駕駛技術研發哪家強?有專家表示,國外在無人駕駛方面的研究比國內要領先一 個階段。 就在各大車企和IT公司陸續開發無人駕駛技術的時候,對于無人駕駛汽車的概念,長期以來并未形成統一的解釋。 沃爾沃公司在去年推出的“Drive Me”無人駕駛汽車項目,其定義為:汽車可以完成所有駕車操作,并且汽車能夠在不需要司機的幫助下自行停靠。此項目更加側重于下一代民用汽車、交通體系的構建,在解決方案上注意成本控制,以實現從司機駕駛到自動駕駛的平穩過渡。
與之相比,谷歌的無人駕駛項目則更偏向于技術探索,從民用的角度而言,谷歌的技術尚離不開汽車制造商合作伙伴。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