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百強零部件企業中的一個共同現象,就是利潤率較大幅度下滑。”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董事長、中國汽車報社社長李慶文指出。 而在另一方面,今年汽車市場整體表現良好。據中汽協數據,1-11月,我國汽車產銷2143.05萬輛和2107.91萬輛,同比增7.21%和6.14%。其中乘用車產銷增速都在10%左右,是商用車產銷下跌把整體增速拉低。 造成零部件企業利潤下滑的重要原因是,缺少技術的零部件商正在流失客戶。“以前是最大客戶,現在他們也逐漸轉 向國際零部件商了,合資的體系又很難進去,正在被整車廠拋棄。”12月9日,在上述的零部件百強會上,談及國內零部件發展現狀,中國聯合會會長王瑞祥言辭 激烈地表示自己的擔憂。 王瑞祥認為,自主零部件企業在原本夾心層到如今被拋棄,表明整個汽車已經到了一個關鍵時期。零部件作為基礎,但眼下國內的自主零部件已經很難支撐整車的發展,特別是在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上,已經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 王瑞祥預測,未來5-6年自主零部件將淘汰90%,“零部件企業現在有20萬家左右,規模以上是13000多家。2020年以后,可能只剩下2000家左右,大部分要被淘汰。” 零部件進步緩慢 近幾年,隨著自主品牌產品品質、技術水平的顯著提升,自主品牌整車廠越來越傾向于采用國際品牌的零部件并將此作為產品賣點。 比如,剛上市的奇瑞艾瑞澤3使用了德國博世、法國法雷奧等十幾家國外知名供應商。又比如長城主力車型H6在宣 傳時,也多告訴消費者其零部件供應商的強大。“國產零配件配套商較多只是局限于車身鍍鉻條,簡單的內飾配件等層面。在核心的部件上,自主難有進入的機 會。”王瑞祥說。
“根本上講,自主零部件企業的最大優勢是性價比,但在技術方面還有差距。”中國工程院院士郭孔輝表示。在基礎 外圍件領域,如轉向節,輪轂、導航、倒車雷達,國內自主零部件的水準可與國際比肩,但在車身控制器、制動系統、轉向系統,、自動變速箱等核心技術領域仍與 外資存在較大差距。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