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與此同時,國內自主品牌整車已經隨著消費升級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國家三包法案的實行,以及消費者對品質的要強求提升迫使整車提升質量,這也給零部件商提出新的要求。但是,在整車向前快速發展的時候,零部件商沒有跟上。”王瑞祥指出。 缺乏技術的自主零部件商逐漸陷入被自主整車廠拋棄的命運,而對于國外品牌,甚至合資品牌,要進入其供應體系 顯然更難。業內人士透露說,合資企業雖然號稱國產化率高達95%,但其實80%以上供應商都來自原母品牌體系內,在國產之時跟隨整車到國內建廠做配套,真正來自國內的供應商則很少。 反映到公司業績上來,則是自主零部件企業利潤率的持續下滑。平安證劵在研報中指出,汽車配件行業2013年利潤增幅逐漸平緩,利潤率呈逐年走低態勢。2014年前8個月利潤增幅為20.6%,這個數字低于去年21.6%增幅。 90%零部件商將淘汰 一家本土零部件商表示,本土零部件商在技術上無法向前進步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研發投入不足,還停留在原始階段。“我曾問過通用怎么進入他們的供應鏈,他們的回復是,必須每年拿出10%-20%的利潤作為研發費用,如此堅持3-5年,就能有能力同臺競爭。” 但要拿出如此巨大份額的利潤,對于大多數本土零部件制造商而言,還是一件難度頗大的事情。“本身我們利潤就薄,家底薄弱,怎么可能像實力雄厚的國際零部件巨頭那樣投入研發,形成惡性循環了。”上述零部件供應商表示。 到2020年,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發展將面臨最重要的歷史階段,與此同時,零部件也將會迎來調整的重要時間 點。“如美國等發達國家經歷過的一樣,零部件將進一步整合,形成大集團的規模作戰。另外,如何跟上汽車整車發展,零部件的品牌如何建立發展,都是具有戰略 性的問題。”王瑞祥說。 在現實的困境下,一些本土零部件制造商正通過多種方式突圍。其中有如盛瑞傳動、龍蟠科技等堅持自主開發,掌握核心技術。也有如均勝、山東永泰等通過收購國外零部件企業,快速進入國外品牌的供應鏈。 “并購是目前最快捷的方式,但要能駕馭收購的企業,不然會成為負擔。”浙江錢江彈簧董事長張莆森表示。錢江彈簧曾計劃全資收購美國一家彈簧制造廠,但由于文化差異,最終放棄。 “汽車強國夢需要以零配件產業為基礎,否則便是空中樓閣,癡人說夢。”郭孔輝院士直言,當下國家應對零部件的發展更加重視,建立強大的基礎,而不是只熱衷于整車的發展。(一川)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