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銷量增速繼續呈現下滑。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0日發布數據,11月我國汽車銷售209.09萬輛,同比僅增2.3%,而前11月汽車總銷量為2107.91萬輛,同比增6.14%,這是汽車銷量累計增速連續第9個月下滑。 “汽車銷量增速明顯走低,且呈現趨勢性下滑,短期內這種勢頭可能還會延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說。數據顯示,今年年初,前兩月汽車銷量累計同比增速還能達到10.7%,而去年銷量累計增速普遍在12%以上。 增速的持續走低,令汽車市場從某種程度上進入“準存量”競爭格局,各大汽車品牌紛紛出招爭奪持續減少的增量部分,其中,自主品牌多采用低價策略,而研發和資金實力較強的外資品牌普遍運用的策略是加速推新車型。 今年以來,包括大眾、斯柯達、現代在內的車企均在推新車型上呈加速態勢,一些大型車展新車型推出數量動輒過百。以斯柯達為例,除4月上市全新明銳外,該品牌日前又推出VISION C概念車,并宣布未來每6個月就將推出一款全新或改款車型。而此前,斯柯達平均每兩年才在中國市場投放一款新車型。 加推新車型策略被證明頗為有效。根據斯柯達10日發布的數據,11月份斯柯達在華銷量增長近50%,而截至目前該品牌今年在華銷量已達25萬輛,超過之前任何一年全年銷量,尤其是今年上市的全新明銳銷量增長達到112.4%。 外資品牌的“咄咄逼人”令自主品牌汽車尤其是轎車發展狀況頗為艱難。中汽協數據顯示,前11月自主品牌轎車銷量同比下降17.34%,占轎車銷售總量22%,占有率同比降5.3個百分點,而外資品牌方面,相比上年同期,除日系銷量微降外,其他品牌均保持增長。 “相比歐美成熟市場,盡管中國市場汽車銷量增速有所下滑,但依然是全球增長最快,加之業已在中國建立的品牌基礎,外資品牌未來將更加倚重中國市場。”一位資深的汽車行業分析人士說。 事實上,越來越多外資車企正在加大在華研發、品牌投入以及生產的本地化進程。斯柯達有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該品牌目前每四輛車就有一輛是在中國銷售,為此,他們吸收更多中國設計師參與到汽車設計中,在設計和顏色選擇上都開始更加側重中國客戶喜好。 而這對于一些已經出現銷量顯著下滑的自主品牌來說,將意味著更加白熱化的競爭和更為艱難的生存狀況。數據顯示,在前11月的銷量榜中,銷量排在前十位的轎車全部為外資品牌,銷量前十位的SUV車型只有一款為自主品牌。 業內人士說,對于在競爭中處于下風的自主品牌來說,眼下當務之急,一方面是進一步苦練內功,提升品質,另一方面,則是加大品牌塑造力度,改變社會對自主品牌的固有偏見。 自主品牌品質已獲國際機構認可。行業調查機構君迪(JDPower)發布的新車質量調查就顯示,自主品牌與外資品牌品質差距已降至歷史最低,六家自主品牌超過主流品牌平均品質,預計自主品牌有望在未來四年中在品質上追平外資品牌。 “自主品牌不能躲在深巷子里。”董揚說,一些自主品牌宣傳費用只有外資品牌的十分之一,宣傳不足導致社會各界對自主品牌缺乏了解,他建議,企業、政府、行業組織和媒體應共同傳播自主品牌正能量,營造購買和使用自主品牌的氛圍。(Balance)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