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鋼鐵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鋼鐵生產企業、鋼鐵物流企業、IT企業均將目光投向了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但是,“一窩蜂式”的發展必然帶來競爭和洗牌。 1月11日,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副司長董寶青在“第七屆中國鋼鐵物流合作論壇”上向網易財經透露,當前工信部跟蹤的鋼鐵電子商務平臺服務商多達30多家,處在群雄并起的“春秋”時期,但預計在今年就將進入“戰國”時期,“再過五年之后,這個行業也許就剩五家平臺”。 危機倒逼轉型 B2B領域鋼鐵發展最快 近幾年B2C發展迅猛,占盡了風頭,B2B則相對有一點冷落。“B2B遠比B2C要復雜得多”,董寶青認為,但是B2B的前景要遠超過B2C,“這(B2B)是巨大的市場,也是眾多產業界和投資界關心的領域”。 董寶青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B2B交易額為6.25萬億元,同比增長27%,增速遠遠小于B2C交易額74.8%的增速,但卻是B2C交易額1.32萬億元的四倍。 董寶青指出,當前鋼鐵業的B2B是所有生產資料領域B2B中“發展最快,最耀眼,也最快將走向成熟的一個行業”,“在所有的工業行業里面,鋼鐵電子商務可能會走在最前面”。 他認為,這主要是因為鋼鐵行業的產能過剩,行業進入供給大于需求時代,這成了鋼鐵業電子商務發展很重要的驅動力;此外,鋼鐵流通業過去在求小于供的情況下形成的四五級分銷體系徹底崩潰了;而信息技術、互聯網的發展,使這種崩潰加劇。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委會主任、西本新干線首席執行官虞鋼也指出,近年來鋼價波動頻繁但幅度收窄,借助鋼價波動獲得暴利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鋼鐵流通行業轉入微利階段。這倒逼著鋼鐵物流企業從投機型向服務型轉型。 虞鋼援引數據稱,2008年鋼材價格指數最大價差為2550元/噸,2009年最大價差為1430元/噸,2010年最大價差為960元/噸,2011年最大價差為630元/噸,2012年最大價差為為750元/噸,2013年最大價差為690元/噸,即鋼價波動幅度逐年收窄。 此外,“長三角地區的鋼貿(跑路)事件給了鋼鐵流通業沉重的打擊,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這件事情非常好,雖然是糟得很,但是對推動電子商務真是好得很,我們電子商務在信息化條件下迎來了一個浴火重生的時代”,董寶青直言。 逾30家鋼鐵電商競雄 洗牌期來臨 據董寶青透露,目前主管部門跟蹤的鋼鐵電子商務已經達30多家。其中包括了寶鋼、首鋼、邯鋼、馬鋼、沙鋼、武鋼、華菱鋼鐵等鋼鐵生產企業建立的企業級鋼鐵電子商務,還包括了我的鋼鐵網(上海鋼聯旗下)、歐浦鋼網、西本新干線、找鋼網、蘭格鋼鐵等由鋼貿企業或IT企業建立的行業級鋼鐵電子商務。 董寶青表示,這些鋼鐵電子商務運營的交易方式、商業模式、品種、目前發展規模等不盡相同。他指出,邯鋼的鋼鐵電子商務平臺構建了現貨交易系統、電子化交易采購系統、鋼材現貨集中交易系統、客戶訂單查詢系統四個系統,在鋼企構建的平臺中有代表性。 去年12月11日,上海鋼聯旗下子公司上海鋼銀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數據顯示,當天鋼材交易服務業務日成交量首次突破萬噸。 而立足于華南的歐浦鋼網即將登陸中小板,擬募集資金近5.4億元,計劃投入到鋼鐵倉儲中心、加工中心和電子商務中心3個建設項目。 IT企業出身的找鋼網在公司簡介中稱,公司從2012年成立伊始,已經獲得雄牛資本、紅杉資本、經緯中國、險峰華興、真格基金等國內外知名基金的三輪投資。 西本新干線首席分析師劉秋平表示,找鋼網目前撮合交易業務對買賣雙方完全免費;給鋼廠代賣資源帶來的返利尚不能彌補人工、倉儲以及服務費用,盈利模式尚不清晰,“他們做好了虧損3-5年(的準備)”,要以免費的方式迅速做大做強,希望吸引更多的大鋼廠、大代理商和大采購商在他們的平臺買賣貨,“只要體量足夠大的平臺能搭建成功,利潤增長點自然就會出現”,“這一點可以參照淘寶成功的經歷”。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上海西本鋼鐵貿易發展有限公司與央企中國鐵路物資股份有限公司簽約組建的西本新干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也一直在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上發力。據悉,前阿里巴巴CEO衛哲已加盟西本新干線擔任了董事。 “發展的路徑不一樣,在這個發展過程中,都盡量用自己的優勢,去補充自己的短板,最終走向要趨同的商業模式”,董寶青直言,目前鋼鐵電子商務處在群雄并起的“春秋”時期,但預計在今年就將進入“戰國”時期,“隨著知識擴散和行業不斷的發展,我們會找到成熟的商業模式”,“再過五年之后,這個行業也許就剩五家平臺”。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