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穩妥化解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矛盾,指導其他產能過剩行業的化解工作,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著力發揮市場機制作用 化解產能過剩是新一屆政府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又一重大舉措,也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工作重點。 《指導意見》指出,受到發展階段、發展理念和體制機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國部分行業出現了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從全局和長遠來看,遏制矛盾進一步加劇,引導好投資方向,對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意義重大。要堅決管住和控制增量、調整和優化存量,深化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市場為主導的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長效機制。 《指導意見》強調,要按照尊重規律、分業施策、多管齊下、標本兼治的總原則,著力加強宏觀調控和市場監管,堅決遏制產能盲目擴張;著力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完善配套政策,分別“消化一批、轉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過剩產能;著力創新體制機制,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指導意見》根據行業特點,分別提出了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分業施策意見,并確定了當前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8項主要任務:一是嚴禁建設新增產能項目,分類妥善處理在建違規項目。二是全面清理整頓已建成的違規產能,加強規范和準入管理。三是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引導產能有序退出。四是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優化產業空間布局。五是努力開拓國內有效需求,著力改善需求結構。六是鞏固擴大國際市場,拓展對外投資合作。七是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加強企業管理創新,增強企業創新驅動發展動力。八是創新政府管理,營造公平環境,完善市場機制,建立長效機制。 多項配套措施待發 《指導意見》還從加強和完善行業管理、強化土地環保監管、完善財稅金融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配套政策措施。《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各省級人民政府對本地區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工作負總責,要結合實際制定具體方案并組織實施,穩扎穩打做好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工作。 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指導意見》改變了以往的制止、抑制產業過剩的方式,采取化解產能過程的辦法,更加突出地方政府作用,處理違規項目、盲目擴張違規項目;依靠市場的力量調整優化產能;建議長效機制,做好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工作。 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并表示,未來將由地方公布調整鋼鐵存量的標準,標準包括環保、投資、產業政策、對地方稅收貢獻度等多個方面。 另據了解,相關部門已起草進一步促進產能過剩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近期將上報國務院。 目前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五大行業審批權屬于國家發改委。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審批權下放地方是趨勢,未來平板玻璃、水泥行業項目審批權可能會逐步下放到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