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會因為可穿戴計算設備的起飛而被人銘記嗎?新貴企業以及諸如三星、高通、索尼這樣的主要制造商當然希望如此。 對于那些癡情于跟蹤自己身體信號的健身迷來說,他們其實早就擁有了這些或扣或系的電子小玩意。聽到短消息的提示音,那些高科技癡迷者也寧愿瞇起眼查看自己手腕上的智能手表,而不愿去動身邊的大屏智能手機。成千上萬的人正通過可聯接互聯網的谷歌眼鏡看到了不同的世界。 鑒于這些設備目前提供的各種功能,高科技電子迷們對1月7日開幕的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電子展甚為心動,他們穿梭在各大公司那些可穿戴的概念產品之間。幾家公司順勢推出的更易于使用、電池壽命更長并內嵌手勢、社交網絡和云計算功能的可穿戴設備更是備受青睞。 不過,這波可穿戴設備浪潮仍處于早期階段。許多展出的技術都還只是概念性的,不一定會被主流消費者的最終產品采用。美國消費電子協會董事長蓋瑞·夏培羅說,這些新的電子小玩意就像是“第一代的iPod”,體型笨笨的,模樣也算不得俊俏。但未來,它會變得越來越輕薄,越來越棒。 業內分析師對可穿戴設備市場的增長抱持樂觀。研究公司IHS表示,包括助聽器和心率監測儀等保健產品在內的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將從2013年底的近100億美元增長到2018年的300億美元。其中,部分增長將來自那些需要居家進行健康監測的老年人口。像Fitbit Force智能腕帶這樣的設備將能追蹤佩戴者的步伐、熱量消耗、睡眠模式和健身目標的進展,有望在伏案工作者中普及開來,因為他們有了新的方式來監測自己的腰圍增長。 IHS公司的分析師認為,在本周的消費展上,顯示屏和電池的改進產品可能成為可穿戴設備的最大亮點。這兩者是相互關聯的,因為可穿戴設備想要擁有更多性能,必定會消耗更多的電力。電池消耗始終伴隨和制約著可穿戴設備技術的發展。由此,一方面創造了對低功耗顯示屏的需求,另一方面也為不依賴顯示屏,如使用手勢和語音交互的設備創造了巨大需求。 真正推動可穿戴設備創新熱潮的是廉價傳感器——微機電系統(MEMS)在最近廣為普及。這些微小組件,如加速度計和陀螺儀,使智能手機的晃動響應和平板電腦在視頻游戲中的轉向成為可能。 某些傳感器還能對壓力、溫度甚至血糖作出響應。加拿大多倫多Bionym公司在消費展上展出了其Nymi腕帶。這個小工具將通過測定用戶的獨特心跳來驗證用戶身份。該技術有朝一日或可取代密碼、車鑰匙和錢包。 滑鐵盧Thalmic Labs公司計劃展出的MYO臂環,則可作為遙控裝置來操控一架四螺旋槳無人機。這個臂環可對前臂肌肉、手臂動作和手指手勢產生的電力作出響應。公司聯合創始人斯蒂芬·雷克說,與那些只簡單跟蹤動作的最新智能腕帶相比,MYO的動作控制更像是一個鼠標或鍵盤。 Broadcom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亨利·薩繆里則認為,直到傳感器技術發展到可跟蹤比心率等更為復雜的身體機能時,可穿戴設備才有可能獲得廣泛的普及。比方說,用于測量血糖的監測儀,目前仍需要試紙和針刺。如果穿戴式設備能做到直接監測血液化學特性這樣的事情,市場才能大規模起飛。 當可穿戴設備日益成為主流時,商業模式預計也將進行調整。如果保險公司能認可用戶的鍛煉模式,以健身為重點的可穿戴設備未來或能幫助用戶降低醫療保險費。永遠在線的腕帶則知道你和誰在一起,他們的喜好是什么,所以也將成為基于位置的餐廳推廣的最佳目標。 眼下,可穿戴市場中充斥著各種理念和產品。雖然最終一定會有贏家脫穎而出,不過,具有形式、功能和價格最佳組合的可穿戴產品的“殺手級”應用目前尚未得到市場的驗證。有分析師表示,可穿戴產品目前似乎存在一些炒作的泡沫,這種情形與1999年時的互聯網類似。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