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車前董事長趙小剛不久前在出席某論壇時表示,高速列車中的軸承、齒輪、液壓件還存在大量進口的現狀,其原因在于生產這些設備所需的金屬材料國內無法生產。 短板之危 2013年11月下旬,中國南車聯合中國工程院在江蘇常州舉辦了首屆軌道交通裝備制造“三基”技術創新論壇,探討如何在軌道交通裝備“三基”領域實現技術突破。論壇重點關注高速列車輪軸研制、列車制動技術、列車發動機、齒輪傳動裝置等領域的生產制造技術。 中國南車副總裁、中國南車中央研究院院長王軍表示,中國軌道交通裝備工業通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研發、制造和服務體系。相關企業通過對自主研發基礎零部件、基礎材料及基礎工藝的成功配套與應用,為整車制造提供了主要的產品技術支撐,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軌道交通裝備自主化水平。 特別是進入2004年后,中國軌道交通裝備步入快速發展期,主機產品及集成技術等均取得了重大突破。 但必須引起警覺的是,制造業中“三基”產業發展并沒有跟上行業的發展步伐,仍然落后于軌道交通主機研發水平,產品性能質量和可靠性與國外差距明顯。 他直言:“當前我國軌道交通裝備‘三基’產業仍未取得實質性突破,關鍵系統和核心零部件產品性能質量、可靠性與國外知名品牌還有差距,基礎工業體系已制約了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干勇也指出:“基礎件的滯后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裝備工業升級的突出瓶頸。”
會議上,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原副院長、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屈賢明認為,作為主機和成套設備基礎的“三基”產業發展嚴重滯后,是制約我國裝備制造業由大變強的最大短板。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