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汽車評論 6月27,由東風汽車公司獨家冠名的央視大型科普節目《加油!向未來》第二季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東風汽車公司是中央直屬的國有企業,在引領科技創新、宣傳推廣科學知識等方面肩負著重要的責任。” 東風汽車公司副總經理劉衛東在現場解釋說,東風冠名這樣一檔受眾較窄的節目,更多的是為了出于鼓勵科技創新的責任感。 在他看來,科技創新已經成為自主車企的核心競爭力。 東風與一汽合作的要義是? “中國已經慢慢進入了可以與跨國公司競爭的階段,美系、日系我們現在是可望還不可及,可是,韓系和法系是可望可及的。”劉衛東認為,未來5年汽車技術革命是過去20年之和,挑戰巨大,尤其是排放和油耗的壓力。所以,對東風來說科技創新是2020年的主要目標。
東風汽車公司副總經理劉衛東 “特別是我們和一汽兩家央企,壓力巨大。”劉衛東坦言東風乘用車方面起步晚,跟優秀的自主品牌還有些差距,但正是因為如此,在“十二五”期間,東風的科研投入巨大,總體超過180億,每年超過20億,主要是乘用車方面,研發經費比高達10%,遠高于商用車。“雖然有錢什么技術都能買,我們一定要掌握核心技術。” 劉衛東還透露了東風和一汽共建前瞻性技術創新中心的很多重要細節。 首先,他一語道破東風和一汽的困境,“我們弱項是機制活力不足,所以這個中心不僅僅是技術創新,還是體制和機制創新”。據他透露,共建中心的公司將會采用全新的制度,規避大央企的管理弊端,借鑒全球的股權激勵等機制,并采用一些新的創新機制。 據介紹,目前共建中心進展順利,雙方已經組建了非常強大的隊伍,跟各大院校和合作方開始接觸,在做調研和選址,初步擬定在北京,中心下設三個公司,分管智能網聯、氫燃料和輕量化。 再談4+2協同大自主 此前,東風公告稱7月東風集團將從東風裕隆撤出管理團隊。一時間,汽車圈對東風的撤退有很多解讀,劉衛東對此給出了非常明確的解答。 首先他承認,“東風裕隆的現狀與我們的目標差別很大,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長遠發展,投資人必須要有所考慮。”東風對裕隆的調整秉持兩個核心:“第一這個項目依然要做好,第二必須要用創新的管理思路。也就意味著要增資,給投資人信心,還要引進職業經理人,用創新模式去做,提高決策效率,加強對市場的反映速度。”所以東風裕隆撤人,不是要撤退,而是管理上的變革,對于身為央企的東風來說,這種變革實為不易。
“撤人不撤資”東風裕隆和“獨立單飛”的東風啟辰是東風大自主4+2的“2”,未來東風希望這6大自主品牌能夠協同發展、資源整合、共享技術成果,最終達到整體向上的目標。為此,東風還把鄭州日產從東風股份剝離,由集團的孫公司變成子公司,讓東風和日產能夠更好地支持鄭州日產的發展。 2016年,東風自主總銷量接近100萬輛,盡管今年部分品牌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是劉衛東坦言,雖然新車型的上市,東風依舊希望2017年能夠超過100萬輛。 1-5月,東風自主品牌銷量保持穩健增長,累計銷售汽車59.3萬輛,同比增長7.34%,高于行業自主品牌銷量增幅;東風新能源汽車銷量1.07萬輛,同比增長35.53%;東風中重卡累計銷售突破7萬輛,同比增長47%,超額完成半年任務目標,從3月開始連續3個月奪回中重卡市場冠軍。
結語: 此次東風汽車獨家冠名《加油!向未來》,并不是簡單的冠名,而是深度參與,讓東風的技術專家和技術中心跟節目組溝通,把汽車行業的科技創新融入到節目中,讓汽車技術創新影響更多人。 據悉,《加油!向未來》第二季設計了更多展示我國科技實力的高精尖科技項目,與中科院科學傳播局、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學等12家國家級專業科學機構開展了深度合作。同時繼續邀請重量級科學人物參與,邀請中科院研究員張雙南、曹則賢為節目的科學顧問。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