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不斷發展的今天,美國特朗普上臺執政帶來的諸多變局將對世界各國產生巨大影響。 美國新政府制定政策面臨的形勢 盡管上一屆美國政府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但短期內美國仍未擺脫經濟增長停滯的陰影。奧巴馬執政期間(2009年1月-2017年1月),把改革重點放在促進創新和振興實體經濟上,通過綜合運用政治、軍事、外交和金融手段形成服務于創新經濟發展的組合支撐工具,使創新戰略成為美國經濟發展的核心戰略。從加大關鍵領域的創新扶持力度、促進美國長期經濟增長的優先領域以及引領美國第三次創新創業浪潮等方面推進以科技創新引領的結構性改革。應該說,奧巴馬圍繞科技創新開展的結構性改革為美國經濟復蘇和向好增強了核心源動力和奠定了雄厚基礎,但歷史沒有留給其充足的時間去繼續實踐。在其8年任期結束時,擴大的貧富差距、復雜的企業稅賦政策、弱化的教育體系,以及黨派政治僵局,使美國經濟存在長期陷于增長停滯的巨大風險。統計數據顯示,2009至2016年間,美國GDP年均增速在1.4%左右,奧巴馬也成為美國現代史上首位任期內任何一年經濟增速都沒有超過3%的總統。 特朗普將“使美國再次強大”的矛頭指向了全球化和中國制造。制造業空心化和勞工階層大量失業的現實,加之國內基礎設施破敗,使得美國制造業及其附屬服務業工作機會大量流失,勞動生產率增速滑落到20世紀80年代水平。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廣大勞工階層的利益受損(平均小時工資和周薪甚至低于1973年)卻被精英階層忽視。在特朗普看來,美國之所以變得不再那么強大,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源于克林頓總統(任期1993年1月-2001年1月)以來歷屆政府的一系列錯誤政策,包括:(1)美國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等國際貿易談判中讓步太多,未能充分保護本國制造業;(2)放任大量非法移民進入美國,爭奪本國人的就業機會并拉低了工資水平;(3)在全球,推廣“民主”意識形態而錯誤地發動多次消耗巨大的戰爭,并為盟國承擔了太多國防支出,從而導致國內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投資不足。二是中國吸走了美國的制造業資本,而把美國從第一制造業大國的地位上擠了下去。正是中國經濟,尤其是制造業的發展使中美經濟之間更多地呈現出競爭性。 “美國優先”是特朗普執政的基本哲學與政策核心,即以符合美國經濟利益作為指導政策制定的首要標準。特朗普“美國優先”的核心原則,也是其最基本的執政哲學。在“美國優先”的執政理念下,特朗普很可能會更有效地利用美國現有的國際地位,采取各種非常規手段改變各種游戲規則,為美國創造就業機會并促進經濟增長。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