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中國品牌的乘用車市場份額經歷了多月連續爬升之后,今年1月份開始出現了下滑,比上年同期下降1.5個百分點。不過,與自主品牌市場份額整體下滑形成鮮明對比,傳祺、長安、吉利等強勢品牌,依舊維持著數倍于整體市場的增長速度前進。 分析指出,單獨一個月數據雖不能意味著自主品牌走下坡路,但受春節和購置稅優惠政策調整等因素影響,今年市場增速將回歸個位數增長,市場競爭加劇必然導致自主品牌的市場表現分化,未來將進入強弱明顯分化的新階段。 中國品牌市場呈兩極分化 數據顯示,1月份,我國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07.2輛和221.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4.2%和1.1%,增速低于汽車總體0.3和1.3個百分點。 其中,轎車產銷分別下降6.7%和3.0%;SUV產銷繼續保持增長,增速放緩,分別增長9.0%和10.5%;MPV產銷增速分別下降為23.7%和21.1%;交叉型乘用車產銷分別下降37.6%和28.4%。 其中,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下降,1月份共銷售97.7萬輛,同比下降4.4%,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4%,比上年同期下降1.5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中國品牌轎車銷售20.1萬輛,同比下降13.9%,占轎車銷售總量的18.6%,比上年同期下降2.4個百分點;中國品牌SUV銷售54.3萬輛,同比增長15.2%,占SUV銷售總量的61.7%,比上年同期提高2.5個百分點;中國品牌MPV銷售18.1萬輛,同比下降26%,占MPV銷售總量的88%,比上年同期下降5.8個百分點。 這也是中國品牌市場份額連續兩年持續增長之后,首度市場份額出現同比下滑。在此之前,憑借著SUV市場的火熱,中國品牌整體市場份額一改之前的頹勢,市場份額創出了新高。 不過,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從數據上看,1月份中國品牌批發偏弱,但零售份額的自主品牌仍同比增長。 強勢品牌依舊維持高速增長 中國品牌整體市場份額雖然出現下滑,但部分強勢品牌依舊維持高舉高打態勢,傳祺、吉利、長安等品牌均維持著高速增長。 據悉,廣汽傳祺全系產品1月銷量為46273輛,同比增長60%,GS8銷量為9418輛,傳祺另一爆款車型GS4為3.4萬輛,繼續穩居SUV細分市場前列。 而吉利汽車1月份銷量再破10萬輛,達到了102653輛,同比增長71%。具體來看,吉利博越銷量為20147輛、帝豪GS銷量為10333輛、遠景SUV銷量也達到了10226輛。 此外,長安品牌汽車1月銷量191194輛,環比增長31.4%,同比增長7.7%。長安品牌乘用車本月銷量138753輛,環比增長19.5%,同比增長10.5%。 更為關鍵的是,持續高端化的自主品牌,已經全面與合資品牌展開競爭。廣汽傳祺自去年推出GS8之后,市場一直處于供不應求階段,市場也迅速在第三個月爬升至接近1萬輛,正在做到了突破20萬輛的瓶頸。 一邊是整體市場份額下滑,一邊是市場強勢品牌持續走高。市場人士分析指出,在未來車市增速下滑的大背景下,市場競爭加劇不可避免,中國品牌也將進入了淘汰賽階段。 整體份額下降或為偶然現象 那么,1月份中國品牌市場份額開始下滑,是否意味著再度進入調整階段? 中汽協秘書長助理陳士華指出,沒有必要對此進行過度解讀。受春節等特殊因素影響,1月單月的產銷數據無法完全反映市場情況,自主品牌市場份額下降或為偶然現象。等一季度統計數據公布之后,才能明確自主品牌的整體走勢。 “1月中國品牌零售份額仍是增長,但批發份額有壓力,這其中經銷商對自主的信心不足仍有體現。”崔東樹表示,中國品牌是中華民族制造業自強的命運承擔者,近幾年中國車企取得長足發展,過去中國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實現24月連漲,就是實力提升的重要體現。 分析指出,2016年的車市增量主要推動原因是自主SUV的高增量,在這一領域,自主產品創新很快,產品系列豐富,自主新品高顏值和高配置得到消費的充分認可。 崔東樹指出,中國品牌的制造工藝逐步比肩合資品牌,經驗積累也逐步深厚,新廠房新設備遠強于合資老廠也是品質的保障,確保了自主產品質量的近幾年持續提升。中國制造業總體強大帶來的消費自信增強日益明顯,現在消費者考慮合資與自主車型時候基本忽略品質的擔憂,更多關注產品顏值等高層次需求。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