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7日,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關于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提問時,放出了“全年下來比照去年還會有一個可觀的增長”的利好消息。目前媒體在追問,2017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后,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會如何發展?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面對“補貼退坡,動力電池原材料在上漲”的雙重壓力有什么新的措施?苗圩部長對此做出了正面回應,提振了行業的信心,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有補腦安神的作用。 一、如何理解新能源汽車有一個可觀的增長? 對增長而言,大家是好理解的。2016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銷超過了50萬輛,連續兩年位居全球第一位。2017年比2016年產銷50萬輛在多一、二萬,就是增長了。但“可觀”是一個什么概念呢?“可觀”是增長10萬輛?增長20萬輛?增長30萬輛?還是增長40萬輛?這是大家比較關心的。筆者解讀一下。 對“可觀”這個形容詞,不同的地位的人,其理解是可能相同的。這里關心的是“可觀”是什么慨念,具體地說,其基本單位的數量級是多大?筆者理解,工信部是全國汽車生產的主管部門,其可觀增長不會是以“萬”為單位,最少是以“10”萬輛為基本單位吧,按中國人理解慣例,工信部長這個地位的領導口中的“可觀”數量不會少30萬輛。否則就不能說是可觀的增長。前幾天,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許副秘書長發布了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在80萬輛以上的預測。80萬輛產銷比2016年產銷50萬輛多出了30萬輛,這與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的“可觀”預測才能相吻合。 二、新能源汽車有一個可觀的增長,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做什么工作? 苗圩部長對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要做的工作,是這樣回答的:工信部將跟財政部等有關部門一起來研究調整補貼的政策,提高企業和產品進入的門檻,完善補貼資金的申報程序,同時加強對新能源汽車銷售使用環節的在線監管,用這些辦法來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總的來說,我們要趨利避害,鼓勵和支持合法合規的企業加大研發力度,加入到結構調整的工作和行動當中來。 關鍵詞有:調整補貼政策、提高進入門檻、完善申報程序、在線監管 以上措施對企業有什么影響?這是大家比較關心的。筆者理解如下: (1)2017年新能源車的補貼政策已經落地。工信部將跟財政部等有關部門一起來研究調整補貼的政策,這是相對2018年來說的,企業不要誤解已經公布的2017年新能源車的補貼政策接下來又會大調整。對苗圩部長的這一表述也可以這樣來理解,2018年新能源車的補貼政策相對2017年而言,是會有調整的,調整趨勢是補貼再退坡。新能源車生產企業要有思想準備。 (2)提高進入企業和產品進入門檻是一個持續個工作。2016年工信部已經出臺了有關較多的提高企業和產品進入門檻的文件。比如說,2016年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到了2017年又要重新來申報,2016年對2015年的推薦目錄已經實施重新申報過了。進入門檻的提高是一個技術很強的工作,非專業人員理解和把握十分困難的。企業必須要做的工作,留意中機中心的具體通知和要求了,在中機中心專家指導下,把握好時間節點,成功跨過進入門檻是完全可能的。 (3)補貼資金申報程序也是技術和政策性很強的工作。做為企業必須與當地政府新能源汽車管理部門保持密切聯系,尤其是要在省市的經信委和財政部門指導下,把有關申報資料按要求準備到位,按時上報,不合規的材料,要及時更換到位,以免在有“騙補”嫌疑。國家財政補貼資金發放是國家堅定不移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決心。政府給新能源汽車的一定補貼,對產業的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再也不能出現“騙補”現象了,否則2017年80萬新能源汽車的目標有會大大折扣的。 (4)新能源汽車銷售使用環節的在線監管。這個工作對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難度很大。整車生產廠家能管好自己的事情就不錯了。使用環節對車管理是用戶的工作,整車生產廠家對用戶沒有管理職能,車在用戶手上,用戶是上帝。誰來對使用環節的新能源汽車進行在線監管。難在“在線”執行管理職能,不僅有技術難度,還有費用問題、權益問題,這些問題很難協調,否則“在線監管”會流入形式。 以上“辦法是來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的”,這就要求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和用戶予以理解和配合。這是苗圩部長沒有直接說出來的話。 三、頂層設計只能解決方向和路線問題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取得了連續兩年位居全球第一位的好成績。這與頂層設計水平較高是分不開的。可以相信在科學的頂層設計總體布局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會持續多年地引領世界新能源汽車工業的發展。 但是頂層設計并不能替代發展過程中具體問題解決工作的。工業和信息化部作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管部門,隨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進度的推進,進行調整補貼政策、提高進入門檻、在線監管、完善申報程序的等工作是必須的,也完全必要的。其基本目的是趨利避害,鼓勵和支持合法合規的企業加大研發力度,加入到結構調整的工作和行動當中來。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正確的心態是在工信部指導下,把企業自己的工作做好、把研發做扎實些,提高新能源汽車質量。2017年80萬輛新能源汽車市場生產需求是十分誘人的,合法合規經營是基本要求。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