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華重工是江門重卡和商用車產業集群的龍頭企業之一。為推動該產業集群蓬勃快速發展,促進更多相關項目順利落戶,江門近日出臺了《江門市重卡和商用車產業集群推進工作方案》(簡稱《方案》)。根據《方案》,江門將按照“一核引領、多極聯動”的發展思路,力爭在10年內打造總體面積近42平方公里的廣東重型商用車產業基地。 目標:打造重卡和商用車千億產業集群 《方案》提出,江門將通過龍頭企業帶動,聚集產業發展,計劃用10年時間打造超千億元產業集群,建設成為“立足華南、面向全國、輻射亞太”的重卡和商用車產業集群。其中,重型卡車產值規模超300億元,大中型客車產值規模超150億元,專用車產值規模超150億元,核心零部件產值規模超300億元,其他產業鏈配套與服務產值規模超100億元,摩托車產業集群產值規模超300億元。 具體到2016年,《方案》也提出了該產業集群的發展目標。在重卡和商業車產業集群方面,今年全市年產值將力爭增加至186.27億元,同比增長18%,工業投資增長則力爭達到22%。在摩托車產業集群方面,今年全市年產值力爭增加至220億元,增長8.5%,工業投資增長22%。此外,《方案》還提出全市將引進投資額超10億元以上項目1個,1億—10億元項目5個。其中,蓬江、新會、臺山、開平、鶴山各引進1個投資額超1億元項目。 作為珠西戰略的策源地和主戰場,江門肩負著打造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的重任。記者注意到,上述兩個細分領域的年內增速目標均高于省下達的目標任務,即2016年全市規模以上先進(裝備)制造業產值年均增長16.8%。 路徑:用10年時間實現產業跨越式發展 要實現上述目標,如何推進重卡和商用車產業集群建設?根據《方案》,江門打造重卡和商用車千億產業集群,發展路徑總體分為夯實基礎階段、蓄能擴張階段、跨越式發展階段三個階段。 《方案》指出,過去5年是江門發展重卡和商用車產業集群的夯實基礎階段。在2010年—2015年期間,江門重卡和商用車產業集群規劃建設已粗具雛形,吸引了一批行業骨干企業進駐,形成了特色突出、細分領域優勢鮮明的商用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目前產業規模達200億元。 而2015年—2020年則為江門發展重卡和商用車產業集群的蓄能擴張階段。《方案》指出,江門在這期間要高起點謀劃重卡和商用車產業集群規劃,形成布局合理、區域聯動的產業發展格局。此外,要加大招商力度,重點引進國內外龍頭企業,實現重大整車項目招商突破,形成產業鏈相對完整、產業集聚度高的產業集群,成為國內有影響力的重卡和商用車產業集群,產業規模超500億元。 能否成功打造重卡和商用車千億產業集群,2020年—2025年將是關鍵時期。《方案》提出,這5年是江門重卡和商用車產業集群的跨越式發展階段。在此期間,江門要“大力推進商用車產業集群國際化進程,形成產業鏈完整、產業集群優勢明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同時,依托重型卡車、大中型客車、專用車等整車企業,加快產業鏈上下游資源集聚,做大產業規模,形成產業核心競爭力,力爭產業規模超1000億元”。 現狀:2015年重卡和商用車總產值達361億元 近年來,江門市重卡和商用車產業集群發展迅速。2015年該產業集群的總產值已達到361億元。其中,在重卡和商用車產業領域,江門現有重點重卡及汽車零部件企業33家,投資總額共115億元,2015年產值157.7億元,納稅8.4億元,涌現出世界最大半掛車專用零部件生產商富華集團、華南最大物流搬運設備制造商牛力機械、特種車制造商中集車輛、中國兵器集團投資的廣東建成機械等一批知名企業,初步形成了以富華集團、中集車輛、建成機械、科世得潤、鴻特精密、牛力機械、科仕特精密機械、捷仕克汽配、安栢電路板、迪生力汽配等重點企業為核心的商用車零部件制造產業集群,同時擁有華南專用車和商用車產業集群、廣東汽車零部件產業專業園、廣東省汽車零配件技術創新專業鎮等產業發展載體。 而在摩托車產業方面,江門目前擁有摩托車企業16家,其中大長江集團有限公司的年產銷量自2003年以來一直位居行業第一。2015年,江門摩托車制造(含整車制造及零件、配件制造)共完成投資3.85億元,工業增加值實現41.1億元。全市摩托車產業實現產值203.32億元,約占全國份額的15%,全省的40%。 數據還顯示,江門發展重卡和商用車產業并不缺乏后勁。據了解,江門全市目前在建的重卡和商用車項目共有7個,投資總額超70億元。其中,投資額5億元以上的項目有4個,分別為投資23.5億元的新會富華工程裝備制造項目、投資16.5億元的鶴山富華機械鶴山工業園項目、投資15億元的鶴山得潤電子鶴山工業園項目、投資10億元的開平廣東建成機械設備項目。 新聞縱深 創建產業基地須突破研發與創新瓶頸 《方案》提出,未來10年,江門將按照“一核引領、多極聯動”的發展思路,規劃建設總體面積近42平方公里,以江門臺山為核心,延伸到新會、開平、鶴山和蓬江的廣東重型商用車產業基地。江門的底氣何在?對此,《江門市重卡和商用車集群發展規劃》指出,在“珠西戰略”的推動下,華南地區的產業空缺將為商用車產業集群建設提供重大發展契機。 布局引進國內外整車項目 對于“廣東重型商用車產業基地”的未來發展藍圖,《江門市重卡和商用車集群發展規劃》(簡稱《規劃》)作了清晰的描繪。其中,“一核引領”是指江門將推動臺山重卡和商用車產業整車及關鍵零部件片區發展為基地的主戰場和主陣地,引領全市相關重卡和商用車產業集聚區發展。而“多極聯動”是指推動新會、開平及鶴山重卡和商用車產業整車及零部件產業持續發展,并與臺山聯動,實現基地內產業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作為核心區,臺山重卡和商用車產業片區將如何布局?《規劃》指出,臺山將依托核心零部件龍頭企業富華集團,大力引進美國佩卡、荷蘭 VDL、中航工業及中集集團等重卡和商用車產業整車項目,促進重卡和商用車產業整車與核心零部件集聚發展。 對于江門其他市(區)的發展定位,《規劃》也作了具體的分工。除了臺山之外,同處于江門西部的開平片區將依托廣東建成機械專用車等龍頭企業,大力發展汽車養護用品、維修檢測設備等重卡和商用車產業配件體系,形成專用車在整車及配件產業集群。 而在東部各市(區)中,新會片區在重卡和商用車領域的產業基礎較為扎實,未來也將在江門重卡和商用車產業版圖中扮演重要角色。《規劃》指出,新會片區將依托中集車輛、富華鑄鍛、冢田理研等重點企業及電鍍工業園,重點發展專用車整車及零配件,促進工程橋、底盤件、汽車導航、汽車音響等零配件集聚發展。 此外,根據《規劃》,蓬江摩托車產業片區將依托大長江為龍頭,做大做強江門摩托車產業,探索向商用車整車或重點零部件產業方向發展,引領全市摩托車產業轉型升級;鶴山重卡和商用車產業片區則依托富華機械、牛力機械、澳大利亞GTS礦山專用車、斯帝博移動吊臂車等專用車生產項目,大力發展專用車整車及萬向節、電路板等核心零部件。 機遇華南地區相關產業空缺 創建“廣東重型商用車產業基地”,江門的市場前景如何?對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華南地區重卡和商用車的產業集群空缺,是江門大力發展重卡和商用車產業集群的一大利好。 以卡車領域為例,目前華南地區除廣西東風柳州和廣州日野以外,國內主流卡車制造廠商主要遍布長江以北地區;在客車領域,國內主流客車制造廠商主要遍布長江以北與除廣東以外的沿海地。在這樣的背景下,廣東市場未來勢必成為國內高端重卡推廣的必爭之地,這也為相關項目落戶江門提供了充足的市場空間。 對此,《規劃》指出,在廣東省提出打造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的背景下,江門應以此為契機,瞄準高端整合資源,以全市重卡和商用車產業集群等重大項目為龍頭,積極推動裝備制造產業發展。 此外,《規劃》指出,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全方位推進、亞太地區基礎設施水平的提升以及區域互聯互通的發展,交通運輸設備市場需求迅速提升,國內重卡和商用車產業集群迎來出口良機。江門作為國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門戶城市,擁有區位、華僑文化等優勢,可借政策機遇,推動重型商用車出口至東南亞地區。 業內人士則指出,近年來國家已出臺相關政策刺激高端商用車市場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國產高端重卡將成主流趨勢。而從國家戰略層面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也對重卡和商用車產業集群提出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的要求,將為重卡和商用車產業集群重新定位、劃分市場帶來重大機遇。 關鍵未來發展仍需跨過“四道坎” 盡管江門目前在重卡和商用車領域已建立起一定的產業基礎,但業內人士也指出,目前江門還沒有重卡和商用車整車生產企業,零部件企業在數量上和規模上還是較小,特別是缺少航空母艦式的、帶動能力和輻射能力強的龍頭企業。 以該市2015年重卡和商用車領域產值前20名的企業為例,南方日報記者梳理相關數據后發現,全市產值排名前三的企業都位于臺山。其中,產值排名第一的為廣東富華重工制造有限公司,2015年產值為36億元;緊隨其后的是臺山市金橋鋁型材廠有限公司和臺澳鋁業(臺山)有限公司,2015年產值分別為32億元和27億元。此外,位于新會的廣東富華鑄鍛有限公司的年產值也達到12.01億元。除此之外,其他排名前20的企業的年產值都在10億元以下。 與此相對應的是,江門重卡和商用車產業還存在產業鏈條較薄弱、大部分企業尚未融入整車配套體系的問題。江門市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目前江門已經有一些重卡和商用車零部件生產企業作為一級配套商,為整車生產企業提供配套,但是大部分汽車零部件企業都未能作為一級或二、三級配套商融入整車的配套體系當中。 除了企業數量不多、規模偏小、產業集中度低,江門重卡和商用車千億產業總體上還比較缺少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關鍵零部件產品。除富華重工外,目前江門重卡和商用車零部件產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產品,如輪轂、雨刮器、方向轉向器等,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都不高。由于缺乏如發動機等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關鍵汽車零部件產品,導致江門重卡和商用車零部件產業的整體競爭力不強, 產業影響力有限。 此外,研發力量薄弱、技術創新能力相對滯后也是制約江門重卡和商用車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據上述負責人介紹,目前江門現有的重卡和商用車零部件生產企業主要以加工生產為主,普遍缺乏相應的研發機構,研發力量顯得較為薄弱,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該市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 樣本 富華重工擴張之路 從臺山市區出發,沿著陳宜禧路一路向北,大約10分鐘的車程,便抵達廣東富華重工制造有限公司。走進該公司的半掛車車軸生產車間,約兩米長的車軸壘成一面面鐵墻,場面頗為壯觀。 富華集團是一家集商用和工程車底盤零配件研發、制造與銷售一體化的跨國集團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半掛車專用零部件生產商,位于臺山工業新城的廣東富華重工制造有限公司是該集團在江門的首個投資項目。該公司的車軸產銷量在國內及東南亞地區長期保持第一,產品遠銷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南非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根據江門市相關部門提供的數據,廣東富華重工制造有限公司總投資38億元,占地1500畝,2015年產值達36億元,納稅1.81億元,為全市重卡和商務車領域年產值最高的企業。 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公司現有員工近2000人,產品涵蓋半掛車車軸、懸掛系統等,部分生產工藝和質量已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他舉例稱,“歐美國家在做產品疲勞試驗的時候,試驗42萬次未發現問題就算合格。但我們做類似試驗時,經常做到100多萬次沒問題才罷休”。 富華重工曾經是省內最大的“雙轉移”項目,2010年該企業投產后產值一路攀升,此后產業擴張的步伐一直未停歇。隨著富華集團位于新會的鑄鍛公司多次增資擴產、機械工業園落戶鶴山,一個龐大的重卡和商用車產業集群也粗具雛形。 而在未來,富華集團有望通過與國內外知名整車廠商合資建立整車生產企業,持續擴大公司生產規模。記者了解到,今后江門將力爭以富華集團為窗口,吸納美國佩卡、荷蘭VDL和中航工業等高端整車項目落戶該市,為江門重卡和商用車產業集群發展奠定基礎。 1、企業分布 江門現有重點重卡及汽車零部件企業33家。其中,臺山16家、鶴山6家、開平4家、蓬江3家、高新(江海)2家、新會2家。 2、在建項目 江門全市目前在建的重卡和商用車項目共有7個,投資總額超70億元。其中,投資額5億元以上的項目有4個。 3、《方案》內容 江門將通過龍頭企業帶動,聚集產業發展,計劃用10年時間打造成超千億元產業集群,建設成為“立足華南、面向全國、輻射亞太”的重卡和商用車產業集群。其中,重型卡車產值規模超300億元,大中型客車產值規模超150億元,專用車產值規模超150億元,核心零部件產值規模超300億元,其他產業鏈配套與服務產值規模超100億元,摩托車產業集群產值規模超300億元。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