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行業一系列數據造假丑聞的披露,使得整個行業的信譽問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質疑。目前,全世界的監管部門均加大了審查力度,打擊行業內的違規行為。網通社從底特律新聞網thedetroitbureau獲悉,美國知名律師事務所宣稱德國汽車制造商、奔馳母公司戴姆勒集團所謂的“環保領頭羊”說法其實是一個騙局,針對這一控訴,戴姆勒集團聘請非集團內部的專業審計員,對集團車輛進行尾氣排放檢測,以證實所提供的檢測數據真實準確,未在尾氣排放測試中造假。
近年來,一些知名的汽車制造商接連陷入造假等丑聞。其中,涵蓋了偽造里程數據,虛報尾氣排放量等行為。 而影響較大的事件則包括:大眾承認1100萬柴油車在尾氣排放測試中安裝了作弊軟件;三菱承認虛報燃油經濟性測試數值;日本高田公司由于安全氣囊問題,導致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召回,在美召回了2,400萬臺;豐田汽車的腳墊缺陷和突然加速等問題;以及現代、起亞和福特汽車在燃油經濟性方面的數據造假。這一系列問題的浮現,使整個汽車行業的信譽跌至了底谷。美國頂級律師事務所Hagens Berman曾向通用和大眾提起公訴,現在將瞄頭直指戴姆勒集團,宣稱戴姆勒集團所謂“環保領頭羊”的說法,實際上就是一個騙局。
由于汽車機械變得越來越復雜、精密,使得大眾汽車植入的作弊軟件隱藏七年之久才被發現。此外,監管部門允許制造商自己進行數據測試,以三菱、起亞、現代為例,制造商自己進行油耗測試,結果向監管部門提供虛假的數據。然而排除這些客觀方面的因素,汽車制造商信用缺失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不顧及長遠發展。 兩年前,由于點火裝置存在缺陷,通用在美召回逾240萬輛車,通用公司已經承認公司內部的中層經理發現該問題已達十年之久,而為了眼前的利益卻一直沒有采取任何行動,最終付出了更大的代價,從而面臨數十億美元的賠償。此外,大眾集團也由于“尾氣門”事件,而面臨著巨額的罰款及賠償,并且回購和維修美國的60萬涉事車輛。去年12月,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項違規處罰條例,規定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將對違規行為征收3倍以上罰款。這一條例的頒布,將會讓汽車制造商們在造假這個問題上三思而后行。
有分析者稱,汽車制造商不能只看經濟利益,而不重視在消費者眼中的信譽,三菱自從被曝出油耗數據作假后,汽車銷量已經減半,且股價暴跌。偷工減料,作弊造假所帶來的高額利潤相對誘人,但隨著監管力度的增強和高額罰款的處罰,汽車制造商們將不得不權衡輕重,僅為了眼前的利益而付出更大的代價,同時也失去了消費者的基本信任。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