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大型沖壓自動化生產線完全達到了生產寶馬汽車沖壓件的水平!”行走在時風集團的沖壓車間,工作有條不絮機械設備代替了多數人工的勞動。時風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劉成強介紹,“時風集團完全按照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聯合下發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第27號令)的要求,對電動汽車產業園原有沖壓線進行了全自動化改造。目前4臺大型壓力機都安上了機器人,實現了沖壓自動化連線生產,生產效率是原來的4倍,產出量極大提高,同時實現了落料的自動化收集。”
△ 時風全自動沖壓生產線 劉成強告訴記者,時風集團8萬輛純電動乘用車項目總投資超過13億元,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點項目。該項目自去年8月確立以來,時風集團扎實推進高端智慧制造戰略,不斷加大裝備升級力度,持續提升研發投入水平,為時風純電動乘用車生產準入和時風電動汽車千億產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時風國五輕卡汽車 劉成強舉例道,在對沖壓自動化生產線裝備進行升級的同時,為適應純電動乘用車生產準入要求,時風集團投資6億元對涂裝生產線進行了改造,其中,一期投資5億元,建設達到輕型汽車先進水平的涂裝生產線;二期改造投資1億元,引進美國PPG公司水性化涂料、日本安川噴涂機器人、智能化美國烘烤系統等,不僅提高了產品質量,而且實現了環保、節能排放,整套涂裝工藝裝備達到國內汽車行業領先水平。 △ 時風集團自動化沖壓生產線 提高產品質量 降低勞動強度
圖為操作工正在有序拿走成型產品 為提升研發水平,時風集團投資6000萬元成立了純電動乘用車研發實驗中心。該中心由整車性能檢測、模擬整車聯調平臺、整車底盤關鍵系統及零部件、車身附件、整車電子、電器和環境試驗等六大模塊組成,對電動汽車整車、電機、電控、電池等各種關鍵零部件都能夠進行檢測,達到了全國同行業最先進水平。在核心技術研發方面,時風集團通過自主攻關和聯合開發掌握了電動乘用車控制系統、電池成組應用、整車集成和輕量化技術,形成了17項自主知識產權專利。“目前,時風純電動乘用車已經通過了國家轎車質量檢驗中心所有項目的檢測,正在計劃正式向國家發改委申報生產準入。只要順利實現準入,時風電動汽車千億產業的目標一定會早日實現。”高端智慧制造平臺的不斷完善和升級,讓劉成強對企業的發展信心十足。
△ 時風1604拖拉機助理深耕深松作業 “時風集團按照產業集群循環發展模式,大力度實施產業整合,建設了農用汽車產業園、農業裝備產業園、化纖輪胎產業園、電動汽車產業園和熱電產業園五大產業園區,形成了農用汽車、農業裝備、電動汽車、化纖輪胎四大百億產業的發展基礎,為時風產業集群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劉成強說,在技術改造上,高轉速、高精度數控車床、加工中心、全自動生產線、多系列機器人批量安裝投產,時風集團的高端智慧制造平臺建設正在迅猛推進。“對接德國工業4.0和智慧制造,時風集團踐行德國‘工匠精神’,升級時風文化,走通企業可持續、高層次發展之路,實現時風集團持續穩健發展。”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