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高燒癥”當警惕 制造企業不得不正視這場悄然降臨的科技革命。 2014年被業內視為“中國機器人發展元年”,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各地冠以機器人產業園的項目不下50個,東中西部均有分布,規劃投資額超過5000億元。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國內多數機器人企業是在拼裝機器人,做設備集成,真正做研發的公司“一個手掌就能數過來”。 機器人是典型“三高”行業,技術密集度高,人才密集度高,資金密集度高,投入需求高,同時具備這些條件的企業不多,多數廠商處于核心技術缺失狀態。企業中,機器人上馬后成為擺設而冷落一邊的失敗案例,在一些紡織、陶瓷行業也時有出現。一大原因是沒有相應人才操縱,以及生產線不做相應自動化改造,機器人難有用武之地或效益并不理想。業內人士擔憂,過熱的投資使得整個市場進入到產出非常低的狀況,這就讓下一步機器人誰來投資、誰來發展成為一個難題。 一位工程師出身的機器人廠商負責人對“機器人高燒癥”發出告誡:盲目跟進只會像曾經光伏太陽能那樣“低端泛濫”。他認為靠砸錢和靠挖人都做不好機器人,人才和技術經驗的積累不是一時半會兒可以速成。68歲的工業設備檢修專家、自稱“一輩子與工廠打交道”的廣州大學李葆文教授說,中國制造業水平參差不齊,有的處于1.0時代,有的處于2.0時代,處于3.0向4.0過渡的行業企業還不多,據他觀測“機器換人”還只是部分地區部分行業部分企業在試水,推進程度也難說順利。業內專家指出,國內機器人產業尚處在起步階段,要完成前不久國家制定的《中國制造2025》“三步走”戰略(即我國到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到2035年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到2045年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個悖論是,最亟待機器人改造的產業,往往越困難,比如陶瓷燒制及上釉等,機器人還無法智能到像人工這樣精準作業。 此外,合理規劃、找準定位、系統提升,對成功使用機器人至關重要。海立集團李海濱介紹,機器人最適合的崗位是那些需要重復多次簡單作業的崗位、勞動強度大的崗位、作業環境較差的崗位。比如搬運壓縮機,壓縮機每臺重量都在10至15公斤上下,人工平均9秒搬運一臺,機器人則是7.5秒到8秒一臺,生產效率就是從這看似不起眼的一秒鐘里得到提高。平均起來,一臺機器人的生產能力至少相當于3個工人。 “本不該人干的活,人們不愿干的活,比人干得好的活,都將由機器人來干。”機器人專家、新加坡科學院院士葛樹志說。 李葆文教授擔心,工業機器人大規模應用后,全社會技術性失業的情況可能嚴峻:“機器人全面應用后,將會釋放出2億多就業人口,他們中有多大比例能被迫轉型為技術人員,或轉投服務等行業,乃至創業自謀出路?機器人和勞動力消長的深遠影響,我國要在法律法規、意識形態、社會結構等方面盡早做好預案工作。” 國產機器人須彎道超車 記者再到上海新時達機器人公司探訪,它是“自力更生”的國產廠商。 “機器人的軟件、控制器、驅動器以及本體等核心部件,都是我們自己研發。”新時達副董事長袁忠民充滿自豪。機器人制造的六大部件,軟件最為重要。國際巨頭庫卡唯一抓在手里的就是軟件,別的核心部件都從通用等廠商買來。 截至目前,機器人大規模應用還只在整車生產行業,我國機器人的應用正是從上世紀80年代的合資車企上海大眾而來。那么,國產機器人將來是否能和ABB等四大國際巨頭一樣,擠入整車生產?對此,新時達副總經理周朔鵬認為,傳統汽車制造領域的巨頭們格局已定,而新能源汽車將來一定能大規模生產,是值得期待的新增市場,所有廠商機會均等,大家目前都在起跑線上,“新能源汽車國家層面非常重視,國產機器人一定要努力,進入其產業鏈占據市場”。 除了核心技術競爭、主要發展領域,在產品突圍上,則要走差異化路線。 不止一位專家向記者表示:“天地很大,不直接和國際巨頭競爭,專攻一個領域做精做強,能助推國產機器人‘彎道超車’。”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統計顯示,形形色色國產機器人共有9000多臺,只在焊接、噴涂還有搬運等類別做得比較出色。面對國際巨頭們占據80%以上市場份額的情況,周朔鵬坦言國內廠商“是個一學會走路就要和成人搏斗”的局面。但是好在中國的市場足夠大,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曾預計2013年至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總增長高達52%,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要占據市場,自主創新就要跟上,投入就要舍得。國家機器人產業“十二五規劃”要求,將來機器人研發投入要占總銷售額的5%,而新時達每年的研發經費在8%左右。 上海機器人協會創始會長徐建國表示,上海已是國內機器人產業最密集的地區,產量約占全國7成;機器人產業中的四大門類,也齊聚上海。按規劃,到2020年,上海機器人產業爭取達到800億元產業規模,成為國內領先、世界先進的工業機器人及服務機器人核心技術研發中心、高端產品制造中心。徐建國反復強調:“機器人產業要發展好,必須發揮國有資本戰略投資的帶動作用,各地加大示范應用的支持力度,行業應當建設機器人產業公共創新支撐平臺。”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