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華龍一號落地福建福清5、6號機組、防城港3、4號機組后,日前,寧德核電5、6號機組選址階段環境評價報告結束公示。該報告也首次披露作為擴建商用核電廠項目,這兩臺機組擬采用華龍一號壓水堆核電技術路線。 根據報告中的進度計劃,單臺機組建設周期為54個月,5號機組計劃于2016年上半年澆灌第一罐混凝土,預計投產時間為2021年,6號機組則預計于2022年投入商業運行。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環評公示是開展核電站建設的重要前提,接下來會進行機組設備采購、核電站施工準備、項目核準以及執照申請等工作。卓創資訊分析師王寧表示,華龍一號在寧德核電與防城港核電的開工時間相差不到一年,意味著華龍一號進入小批量建設階段,這將為裝備制造產業走出去奠定基礎。 高層力推華龍一號 記者了解到,寧德核電由福建寧德核電有限公司負責電廠的建設、運營和管理,中廣核寧核投資有限公司、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46%、44%和10%。目前寧德核電廠一、二、三號機組已商運,四號機組計劃于2016年建成商運,一至四號機組均采用CPR1000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技術, 據悉,寧德核電廠5、6號機組計劃環保投資約為6億元。此外,上述環評報告指出,從廠址環境、施工對環境影響、輻射影響、電廠事故對環境的影響、其他環境影響、公眾參與等多方面得出結論,在寧德核電廠一期工程建設的基礎上繼續建設5、6號機組是可行的。不過,該報告也指出,由于擬采用華龍一號核電技術路線,目前華龍一號尚無在運的參考電站,建議設計單位做好后續的設計工作,確保本期工程從設計上實現核安全和環境安全。 去年8月,由中核ACP1000和中廣核ACPR1000+兩種技術的融合方案華龍一號正式通過國家評審,并決定中核福清5、6號機組和中廣核防城港3、4號機組為華龍一號示范機組。今年5月,福清核電5號機組開工建設,業內人士預計防城港3、4號機組也將在年內開工。 “華龍一號一直是中廣核與中核努力的方向”。一位核電央企人士向記者指出。蕭函則認為,目前華龍一號的安全和性能指標都已經達到了國際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水平,因此已經成功通過實踐檢驗的華龍一號技術,在接下來將要建設的核電機組中得到運用的可能性比較大。 王寧表示,華龍一號落地寧德核電5、6號機組,符合國家給予核電站的自身滾動發展的優惠政策,國內示范核電項目和后續核電站的建設對華龍一號“走出去”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因為核電建設的安全可靠和成熟性是國際市場參考的關鍵。 今年以來,無論是國家領導人還是中核、中廣核本身,華龍一號儼然成為國產核電走出去的最亮名片。6月12日,中廣核集團首次亮相南亞博覽會,華龍一號成為重頭戲被力推;6月16日,在李克強總理視察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的第二天,中核集團在福建福清面向全球推介了華龍一號核電技術。較早之前,中國還與巴基斯坦簽署核電大單,將向巴基斯坦出口的5臺核電機組,均采用華龍一號技術,涉及金額150億美元。 提高核電行業景氣度 去年12月,中廣核集團與中國一重、東方電氣、上海電氣等30家企業簽訂了關于華龍一號主設備、核級泵閥、核級電氣儀控等設備的戰略研發協議。 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在華龍一號示范工程中,中國一重承擔堆型全部反應堆壓力容器制造任務,東方電氣承擔汽輪發電機組等主設備的設計、制造以及蒸汽發生器的制造任務;上海電氣承擔反應堆堆內構件、核二三級泵等制造任務。 另有測算,華龍一號如設備設計、制造、建安施工、技術支持均由國內提供,單臺機組需要8萬余臺套設備,200余家企業參與制造和建設,如果再加上核燃料供應及相關后續服務,單臺機組全壽期可創造約千億元產值。 寧德核電廠5、6號機組的環評報告也指出,機組建成后,將由福建寧德核電有限公司自行負責生產準備、移交接產和生產運營。部分業務及專業,如核島大修、核燃料供應、常規島及BOP運行維護、IT技術支持、專家支持等,將委托有關的專業化公司負責進行管理,以確保生產準備按計劃開展。 蕭函指出,華龍一號如能實現批量化建設無疑會對設備供應廠商形成極大利好。目前華龍一號技術已相對成熟,未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設備國產化率有望達到95%。這意味著不僅核心設備實現國產化,其他設備也將逐一實現國產化,因此可以有效解決目前核電設備制造企業產能過剩問題,大大提高行業景氣度。 以盾安環境為例,7月27日,該公司發布公告稱,中國核電向公司訂購用于“福建福清核電廠5、6號機組”兩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的核島防爆波閥設備,合同總金額為人民幣1751萬元。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