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差不多——精益思想的豎立 精益思想是一種必須要去提高的,這是一種科學的方法去運營企業,包括創新、研發、市場、銷售每個環節都貫穿精益思想,我們可以在每個細節上去消除自己的浪費-研發過程的浪費,和提高質量,包括產品質量、研發質量、生產制程中的質量,任何差不多都是巨大的浪費,也是危險的信號,它會使得不良行為滲透擴大,最終導致系統性的低下。 四、什么時候縮小差距? 其實,中國現在正在處于一個良好的狀態,與制造業打交道也有十數年了,直到最近的2年,我們才能深刻的感受到變化—我們的企業正在走上自主的創新道路、加強國際的合作、并且在不斷學習交流過程中讓自己成長。 因為拷貝的也快沒有的拷貝了,因為核心技術的封裝往往會以軟件的形式、以特殊的商業模式、以知識產權等等方式來體現,另一個方面,我們也更多的成熟和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我們越開放,我們和世界接觸越多—我們就會越知道自己的差距。 時機,也很重要,處在這個變革的時代——工業4.0、智能制造、互聯網+,這些正在影響著我們的產業,也驅動著我們的前進-如果我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我們才剛剛邁入正式縮小差距。 但是,并非所有的人會意識到真正的差距——還有很多企業擺脫不了過去的人口紅利時代的競爭模式——人工低,價格戰。 五、也不完全那么悲觀 不斷的自我批評 很有意思的是:我覺得很多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好,盡管大家都在相互抱怨,我至少認為我們不洋洋自得,而很多人對我們的發展都是批評的,批評是好的—我們至少不會像韓國人那么經常表現出的莫名自以為是。 最高標準看齊的想法 中國人比較的對象一直都是最高標準—德國,瑞士,我們從來不會去和印度、韓國,盡管我們未必比得上他們,但是,我們永遠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是德國,這點上,我倒是覺得我們對自己的要求還是苛刻的。 自主知識產權的要求 盡管做的不好,甚至有時候我也感覺在某些方面沒有必要,比如:什么都想自己開發—尤其是國企,大型國企往往要求自主知識產權,這個要求從國家層面當然是正確的-如果我們更好的確保科研用于真正的創新研究,那自然是一個好的政策,這個自主的標準可以高一點,可以不在局部技術,而在標準或者平臺,系統方面可以掌控,而不一定在具體的產品。 有情操的一批人 機械制造業里的確有一些企業家,我們接觸中發現他們去研發為了讓中國的技術能夠領先世界,只是比較遺憾,似乎這些企業反倒不能更多的得到國家的支持。 資本市場正在給企業注入活力—以前我總覺得資本市場都是一群騙子,不過現在我想,資本市場自然有它自己的邏輯,資本市場的活躍,為實業仍然是帶來了彈藥的,比如收購一些國外的企業吧!不過,最近股市這么下去—看來資本市場給實業供血的能力也會被喪失啊! 總是不那么完美,才是生活!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