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應用逐步的擴展,服務機器人也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機器人企業從汽車行業向電子信息制造、食品加工、物流等傳統行業滲透。”徐曉蘭在峰會上說,機器人應用從工業領域向家具服務、醫療康復、教育娛樂、國防軍事等領域快速擴展。在世界范圍內以個人、家庭、行業服務為特征的服務機器人已接近2500萬臺套、280億美元,超過工業機器人市場的一半。同時,互聯網領域大舉進軍機器人產業,推動新一代智能機器人快速崛起。 “服務機器人具有友好性、功能性、擬人性、安全性與經濟性,主要體現在對人的功能與智力的替代。”不過,徐曉蘭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也表示,服務機器人的國內市場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所以服務機器人產業相對比較薄弱。 我國機器人領域的技術瓶頸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減速器、伺服電機與驅動器等核心零部件,由于受材料耐磨性和強度、設計、加工和裝配工藝等限制,產品在可靠性上無法與國外競爭。二是在靈巧操作、感知與智能核心單元中,傳感器、仿人腦芯片、實用化智能軟件與國外技術差距顯著。三是設計理念落后,與行業緊密配合的仿真環境試驗數據積累不夠,缺乏共性技術數據平臺,應用工藝與集成設計、作業與操作工具、系統集成設計軟件有待提高。 英特爾:要建開放的機器人平臺 作為第19屆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及學術大會贊助商,英特爾獨家承辦首屆機器人世界杯產業峰會。在此次機器人世界杯產業峰會上,英特爾倡導加強產業協同合作,攜手機器人產業生態系統加速智能創新。為此,英特爾表示未來將打造更為開放的機器人平臺。 加速機器人產業的創新發展,并非哪一家企業能夠獨自完成。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表示,推進機器人產業需要全球范圍內的產業協作。楊旭說,英特爾相信不久的將來,各種機器人將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工業機器人將會更加強大且成本更低,它的大規模普及將帶動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服務機器人的增長速度給消費者帶來更智能、更便利的生活體驗。不論何種形式的機器人,更高級、更智能的全新機器人將具備更強的感知能力、實時數據分析能力和對周邊環境的反應能力。 中國機器人產業剛剛起步,基于英特爾架構更容易建立起從大學、科研機構到機器人產業鏈乃至用戶的完整機器人產業生態系統。楊旭表示,英特爾將從開放技術架構、降低成本、標準化等方面推進機器人創新,并將基于英特爾Edison開發平臺,促進教育機器人開發和推廣,結合英特爾教育計劃去激發廣大熱愛機器人的創客、大學生的創新力和想象力。 在本屆機器人世界杯期間,英特爾展示了眾多機器人技術相關創新成果。例如“Bunnyman機器人”,它可以在進行物體識別后給小朋友講故事,還能進行笑臉識別和拍照,同時將照片上傳到社交平臺或者切換不同的表情。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