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一区二区视频,黄色不卡一区,久久天堂av综合合色,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您的當前位置: 中國鍛壓網 > 資訊中心 > 正文

國內主要汽車集團零部件產業戰略匯總

  • 2015-7-17 11:01:10
  • 來源:中國汽車工業信息網

一汽集團:從“大而全”到“專而精”

雖然一汽集團迄今仍未整體上市,但其零部件板塊的資本化運營并不落后。一汽富維、一汽富奧、啟明信息三家上市公司是一汽零部件板塊的核心代表。2014年的年報統計數據顯示,啟明信息實現銷售收入13.88億元,同比增長3.52%;實現凈利潤768.8萬元,同比增長1%;一汽富奧實現營業收入50.1億元,同比下降4.1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26億元,同比增長15.35%,截至2014年底,公司總資產72.7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43.0億元。一汽富維的業績相對好看,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2.73億元,同比增長19.01%,實現凈利潤5.53億元,同比增長50.86%。不過經營業績增長主要源于公司成都及佛山基地開始運營,同時公司內部加強成本費用控制。

對于一家歷史悠久的整車企業,零部件板塊曬出這樣的成績單,似乎并不太好看。

不過,讓人欣慰的是一汽的零部件板塊正在適應市場的需求轉型。一汽集團的零部件板塊在幾十年的發展中,正從過去的大而全轉向專而精。

•依附整車板塊而生

一汽集團(前身第一汽車制造廠)現已經歷以下五個發展時期:工廠創建時期(從1953年7月15日破土動工到1956年7月15日第一輛解放牌汽車誕產)、成長發展時期(1956年到1978年底)、換型調整時期(1979年到1988年底)、結構調整時期(1989年到2001年底)和建設“三化”(規模百萬化、管理數字化、經營國際化)時期(2002年以來)。

一汽零部件板塊伴隨其整車板塊的發展而發展,從單一的中型卡車零部件演變成為中型車、重型車、輕型車、微型車、轎車、客車多品種、寬系列、全方位的零部件產品系列格局。

•一汽零部件板塊產生于“大而全”。

在一汽創建時期,在建設整車廠的同時,一汽建設了與之直接配套的發動機、底盤、車橋等一批零部件分廠。參加過一汽創建的汽車零部件行業資深專家陳光祖表示,一汽全套照搬蘇聯汽車工業模式,還建成沖壓、模具、工具、發電等一系列輔助車間和分廠,形成大而全的零部件生產格局。其零部件自制率高達80%,談不上零部件專業化生產。

在成長發展時期,一汽整車品種從一個基本型增加到三個,年生產能力從3萬輛提高到6萬輛。

在換型調整時期,一汽完成“解放”第二代產品CAl41汽車的設計、試制、試驗和定型。1987年1月1日,一汽勝利轉產,告別解放牌汽車“三十年一貫制”的歷史。緊接著,一汽抓住國家發展輕型車、中重型車和轎車工業的機遇,開展大量擴建、新建工廠的前期工作。

在以上各個時期,一汽零部件板塊一直依附整車板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沒有脫離“大而全”的生產格局。

•從整車企業剝離

在市場結構調整時期,一汽進行以發展轎車、輕型車為主要標志的第三次創業,建成一汽轎車、一汽-大眾兩個現代化轎車生產基地,兼并、重組、改造輕型車生產企業,形成中型車、重型車、輕型車和轎車并舉的局面,轎車和輕型車產銷量在一汽整車總產銷量中所占比重接近50%,重型車產銷量超過中型車,基本實現從傳統工廠向集團公司體制、從單一國有資產向多元化資產結構的轉變。

隨著整車結構調整和生產規模擴大,一汽零部件板塊依附整車板塊的弊端越來越突出:束縛零部件板塊,也束縛整車板塊,無法參加市場競爭,違背零部件產品與整車產品同步開發或超前開發的國際潮流,無法適應整車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發展趨勢,無法滿足市場對零部件技術升級、模塊化供應、品質提升和成本降低的要求。

于是,一汽逐步把零部件板塊剝離出去。

1993年6月,一汽把汽車內飾、外飾、車輪、車身電子、車身金屬件和濾清器等業務剝離出去,成立長春一汽富維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富維是一汽解放、一汽轎車、一汽-大眾、一汽客車和一汽豐田、一汽吉林汽車、一汽通用、天津一汽夏利等整車企業的核心供應商。

1998年9月,一汽把制動和傳動系統、轉向及安全系統、電子電器系統、發動機附件系統等六大系列業務剝離出去,成立富奧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其主要客戶有一汽-大眾、一汽解放、一汽轎車、一汽豐田、一汽夏利、一汽客車、一汽通用、上海大眾、上海通用、東風神龍、沈陽華晨、奇瑞、中國重汽、北方奔馳和安徽華菱等整車企業。

2000年10月25日,一汽把其電子計算處剝離出去,成立專門從事汽車企業管理軟件與汽車電子產品研究開發、制造及服務的高科技企業啟明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一汽剝離零部件板塊的舉措,與國際汽車工業的潮流合拍。比如,1999年5月28日,德爾福正式從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剝離出來,成為一家完全獨立、公開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企業;2000年,偉世通從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剝離出來。

富維、富奧、啟明都是上市公司,與一汽整車板塊中國一汽股份公司建立了平級關系。這是一汽產業結構調整的重大突破。因此,一汽零部件板塊逐步進入專業化軌道。

•一汽期盼長成一片“大森林”

“零部件板塊不應該是一棵樹,而要成為一片‘大森林’。”這是陳光祖對零部件生產專業化的理解。

據悉,一汽直屬零部件企業有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無錫柴油機廠、道依茨一汽(大連)柴油機有限公司、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發動機分公司、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車橋分公司、一汽客車有限公司、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富維、富奧、啟明和長春一汽富晟集團有限公司等。

一汽解放車橋分公司是一汽解放全資公司,一汽解放是一汽集團全資公司。

在富維、富奧和啟明中,一汽分別持股20.14%、24.31%、49.97%。富維有15家分公司,富奧有29家分公司。

應企業發展戰略要求,一汽進一步剝離零部件板塊。2012年12月創建的富晟是一汽集團參股的投資主體多元化的零部件企業,以汽車零部件制造和汽車備件倉儲物流為主要業務,現有15家分公司,從事制動器模塊、轉向模塊、電子電器模塊、內外飾模塊、發動機附件模塊開發生產,為一汽-大眾、一汽轎車、天津一汽、一汽解放、一汽輕型車、北汽、沈陽通用等整車企業供應配套產品,形成重、中、輕、轎等多品種汽車零部件配套格局。其發展戰略是建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汽車零部件品牌公司。

按照一汽集團內部核心零部件資源規劃,富晟先后與美國李爾、德國博世等品牌公司成立合資企業,充分利用外方強大的工程技術、產品開發能力以及在汽車相關系統領域的專長、資源和經驗,形成與整車企業同步設計、開發的能力,組建管理型高技術專家團隊。

一汽有關負責人曾表示說:“我們不斷夯實自主創新基礎,已經掌握轎車直噴增壓汽油機、轎車柴油機、重型商用車大馬力發動機、經濟型轎車自動變速器和轎車雙離合器變速器等核心技術。比如,一汽零部件板塊已經具備全內飾開發能力和全內飾疲勞、耐久、安全等全系列驗證能力,是系統供應商!

進入專業化軌道的一汽零部件板塊期盼發展成為一片“大森林”。

•陳虹時代的上汽零部件板塊大轉型

2015年3月12日,阿里巴巴集團與上汽集團宣布,共同出資10億元設立“互聯網汽車基金”,并組建合資公司,專注互聯網汽車的技術研發。2014年8月,上汽研發體系整合,成立以新能源、新材料、未來的主流技術方向的前瞻性技術中心……上汽集團新任董事長陳虹上任后,在新能源、互聯網及未來主流技術頻頻出手,這一系列戰略調整動作,預示著上汽集團零部件板塊未來發展的新動向。

正在制定中的上汽“十三五”規劃,或許可以讓我們窺出一二。從目前透露出的信息看,上汽集團未來的發展戰略是“新能源+互聯網+X”。可以預見,瞄準新技術、新能源等新興領域的上汽集團發展戰略,必然引導著其汽車零部件板塊業務的同步發展。

•傳統業務板塊擴容

目前上汽集團的零部件板塊主要涵蓋發動機、變速器、底盤、電子電氣、制動系統、內外飾等汽車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下屬企業包括上汽變速器、上柴、聯合電子、上海匯眾以及華域汽車等多數企業。從其下屬企業來看,兩家上市公司。一是華域汽車,上汽集團的重點零部件上市公司。華域汽車直接投資了近30家零部件企業;二是上柴,在B股上市,是商用車發動機公司。但由于上汽的商用車相對乘用車一直是短板,目前公司旗下僅有6家子公司。上汽變速器,是上汽一家歷史悠久的全資子公司,旗下有17家零部件公司;聯合電子,也是上汽一家非常有影響力的汽車電子企業。但由于其與博世共同控制該子公司,所以主動權相對較弱。其實上汽還有聯創等幾家汽車電子公司,但影響力都很;上海匯眾,是上汽全資子公司。原來匯眾是生產商用車及底盤系統企業,后來被定位為生產底盤系統的零部件公司。目前華域汽車對其進行收購。

值得注意的是,上汽集團的多家新能源零部件公司都是2000年以后新成立的。2014年上汽年報稱,新能源汽車電控、電池、電機等核心零部件研發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加強。估計未來上汽集團在新能源、互聯網等領域的配套零部件企業會越來越多,且企業的綜合實力會顯著上升。此外,隨著新材料的研發落地,相關方面的零部件公司也會出現。

•打造有國際影響力的獨立供應商

從近期上汽將匯眾注入華域汽車來看,上汽集團有意把華域汽車打造成汽車零部件行業的“航空母艦”。

華域汽車是上汽集團一手打造出來的零部件公司,也是目前上汽集團重點控股的零部件集團。華域汽車的發展戰略,從某種程度上就代表了上汽集團零部件發展的總體思路。當前,華域汽車“十三五”發展戰略正在制定中,但從企業的一系列兼并重組的動作及2014年年報中批露的信息,已經可以察覺華域汽車未來發展戰略的走向。

華域汽車,是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龍頭企業。其規模最大,效益最好,管控力最強。截至目前,共28家直接投資企業,其中30%多絕對控股,50%多是50∶50,另外15%為參股企業。其主營業務包括汽車內外飾件、金屬成型與模具、功能件、電子電器件、熱加工件、新能源等,長期與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一汽-大眾、長安福特、神龍汽車、北京現代、東風日產、上汽乘用車、長城汽車等國內主要整車客戶保持穩固的戰略合作關系。

華域汽車擁有較為完善的汽車零部件供應鏈體系,截至2014年末,公司所屬企業在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設立261個研發、制造和服務基地,并在美國、德國、泰國、俄羅斯、澳大利亞、捷克、印度等國家設立了14 個生產制造基地,為國內外眾多整車客戶提供優質的本土化研發和供貨服務,已形成較為完善的國內外產業布局,具備產業集群優勢。華域汽車力爭2015年實現合并營業收入775億元,并在此基礎上將營業成本相應控制在660億元以內,積極應對全球汽車行業生態圈可能發生的巨大變化,進一步優化精益體系、聚焦核心業務、提升研發能力、打造全球品牌,滿足客戶需求,最終建設成為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國際影響力的獨立供應汽車零部件集團。

•謀求新能源、新材料的制高點

上海的零部件體系與同行相比,是最完善的。但上汽集團的零部件板塊發展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在乘用車動力總成領域,商用車零部件板塊,仍缺少核心關鍵技術和產品支撐。在華域汽車的各大合資公司中,因為技術實力不足,在企業的運營管控上也很難擁有主導權。

未來,陳虹對于上汽集團的發展,提出保持傳統優勢的同時,大力發展新技術如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系統、新材料的創新應用。2014年8月,陳虹整合上汽研發體系,成立以新能源、新材料、未來主流技術方向的前瞻性技術中心。上汽集團試圖在新能源、新材料領域謀求新一輪汽車發展變革的制高點,關鍵不能再在新一輪汽車革命中失去關鍵零部件的主動權和控制權。

•國際化發展戰略步伐加快

目前,上汽集團正自上而下積極推進國際化發展戰略,而業務迅速擴容的華域汽車,也正努力將自己打造成一家提供系統集成解決方案的全球零部件供應商。而華域汽車要實現快速壯大,離不開兼并重組這一重要途徑。

以其汽車內飾件業務為例,為加快推動汽車內飾業務的國際化戰略實施,去年華域汽車就在著手完成原延鋒偉世通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50%股權的收購工作。今年,延鋒汽車與美國江森成立新的內飾合資公司,延鋒控股70%。3月27日,華域汽車控股子公司延鋒汽車內飾系統有限公司還受讓了SkyFaith持有的延鋒偉世通金橋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12.5%股權,為進一步整合內飾件業務服務,從而奠定華域汽車在汽車內飾業務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

此外,華域汽車在上海自貿區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華域汽車系統(上海)有限公司,也是為了服務于國際化戰略。在自貿區設立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自貿區政策便利,發揮其海外投融資平臺作用,支持華域汽車未來的國際兼并收購業務運作。去年7月,以該公司為平臺收購德國KSPG集團下屬的德國全資子公司KS AluTech公司50%股權,該項目的成功實施有助于公司掌握汽車發動機缸體、車身結構件等零部件輕量化技術開發及應用能力,為加快形成公司鑄鋁業務的全球配套供貨體系創造條件。

廣汽零部件實現合資、自主雙輪驅動

與日系合資是廣汽集團的傳統特色;而近幾年,與意系車菲亞特的合資是廣汽集團的新嘗試;此外,提升自主品牌影響力也躍升為廣汽集團的重要戰略……近期,廣汽集團正式推出“3+e”發展戰略,逐步確立了集團內自主品牌、日系、歐美系“三足鼎立”的業務戰略。相信這一整車發展戰略,勢必引領廣汽集團的零部件布局和未來發展。

•以與日系合資為主

廣汽集團2014年年報顯示,廣汽集團通過聯營公司廣豐發動機、上海日野以及子公司廣汽乘用車生產發動機,通過廣州汽車集團零部件有限公司(簡稱“廣汽部件”)的控股、共同控制及參股33家公司生產其他汽車零部件。據悉,廣汽集團當初與豐田、本田及三菱等日系車合營建廠時,其也與相應的配套零部件企業在周邊成立了零部件合資公司,便于本土化配套供貨。廣汽集團的零部件企業大多是與日本零部件企業合資合營的。廣汽部件是與日資零部件合資為偏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表示,廣汽集團是以合資為主,自主品牌正在逐步發展。這些背靠大樹的集團零部件公司,基本上是依據集團整車(包括自主品牌)的發展而進行戰略布局。

據悉,廣汽部件是2000年廣汽集團(51%)與旗下駿豐公司(49%)組建的合資公司,主要生產汽車空調、座椅、燈具、門內飾板、地毯、隔音件、彈簧、鋁溶液、鋁輪圈、減振器、轉向器、電機等產品,初步形成了內飾系統、熱交換系統、照明系統、底盤相關部件等多系列、多品種的生產。產品主要供給廣汽本田、廣汽豐田、東風本田(武漢)、東風日產乘用車、海南馬自達等整車廠,部分產品出口海外。截至2014年底,廣汽部件已成立33家投資企業,營業收入超200億元,美中不足的是中方在公司中所占股份比較低。廣豐發動機不僅給廣汽集團內豐田車配套發動機,也給豐田全球配套發動機。廣汽集團擁有其30%股權。上海日野發動機產量相對較少,企業經營不佳。據悉,上海日野發動機是2003年10月8日成立的聯營公司。日野自動車株式會社、廣汽集團及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分別持有上海日野50%、30%及20%股權。此外,廣汽集團與其他合資企業組建發動機廠都是為各自整車配套的。

•廣汽部件強化自主經營

“廣汽部件的發展將緊緊圍繞廣汽集團‘3+e’發展戰略。堅持以‘一個中心、兩輪驅動、五個業務系統’為發展戰略,以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中心,以合資合作和自主經營為主線,逐步構建五大業務系統(內外飾系統、底盤系統、動力系統、照明系統、電子電器系統),提升研發能力,將公司建設成為中國機械30強!睆V汽部件相關負責人表示,廣汽部件將圍繞5大業務系統,有的放矢地進行研發,并通過加法、減法以及橫向、縱向整合,進行優化與提升,打造優勢產品。除了和日系零部件企業合資,現有的合資伙伴還包括歐美的江森自控、卡斯馬、菲亞特動力、李爾等。廣汽部件未來還會加強與其他跨國零部件企業合作的同時,強化自身的自主經營。

據悉,廣汽集團積極推進新能源、新技術、智能汽車等先導技術及關鍵零部件的研究與開發。廣汽集團列入國家“863”計劃“增程式純電動轎車研發與產業化技術攻關”項目獲得科技部技術驗收,產品投入示范運行。廣汽部件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廣汽部件以前瞻性的眼光緊隨市場和政策導向,通過強強合作,為客戶提供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另外,通過自主研發產品產業化為突破口,由點及面,逐步進入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配套領域。在廣汽部件未來發展規劃中,提升系統外業務占有率是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廣汽部件考慮以合資合作、股權并購等形式擴大對外配套率。

•自主整車板塊打造獨立供應鏈

“通過充分融合歐美及日韓供應鏈體系的優勢,加上培育國內配套體系,傳祺構建了領先行業、具有世界水平的供應鏈體系!睆V汽乘用車總經理吳松表示,經過將近8年的市場培育,廣汽乘用車已建立了包括約400家供應商的供應體系,其中中資配套占50%,歐美品牌占35%,日韓品牌占到15%。目前博世、德爾福、愛信、佛吉亞、TRW、大陸集團等零部件巨頭都是傳祺的供應商。

目前廣汽部件為傳祺配套的零部件比較多,覆蓋了沖壓、內外飾、電子電器以及底盤等領域,涉及的零部件包括變速器、車身沖焊件、座椅、空調、穩定桿、地毯、隔音隔熱件、密封系統等。吳松表示,在傳祺發展初期,廣汽部件就從戰略層面統一部署,組織旗下零部件企業以及成立專門的企業參與廣汽傳祺的新車型項目。雖然是體系內供應商,我們在項目競爭中一視同仁,絕不偏頗。

不過,廣汽部件未來的發展也不無隱憂。比如,目前投資的零部件公司基本上都是合資公司且受外資掌控,中方自身基本沒有核心零部件技術及產品。廣汽乘用車是廣汽部件重要的客戶之一。隨著廣汽本田、廣汽豐田、東風日產三大汽車基地的形成和規模的擴大,廣汽自主品牌汽車的研發和生產,廣汽部件發展將迎來新的春天。同時,也面臨更多挑戰。顯然,廣汽部件已經意識到,未來要想進一步擴大影響力的話,企業需要加強自主研發,儲備核心技術。從企業制定的“一個中心、兩輪驅動、五個業務系統”的戰略上看,廣汽部件已經開始意識到自身進一步發展的制約因素,并有意識通過自主研發、布局新能源、增加對外配套率等措施步步提升自身競爭實力。


(管理員)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網友評論
數據載入中...
  圖片看不清?點擊重新得到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站內資訊搜索
淄博桑德
圖片播報
  • 絕不是危言聳聽:中國制造業岌岌可危!
  • 德國人的經濟學:不是利潤最大化,不信物美價廉
  • 北方重工:“地下航母”掘進世界
  • “工業4.0”兩三年后消失?
京ICP備05075268號 版權所有(C) 2011 中國鍛壓協會
E-mail:info@chinaforge.org.cn    URL:www.fuyihb.com www.metalform.cn 客戶服務熱線:010-53056669 傳真:010-53056644
地址:北京市昌平區北清路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博雅C座10層 郵編:102206
語辰會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浮梁县| 赤壁市| 冷水江市| 奉化市| 遂昌县| 仪征市| 芜湖市| 崇礼县| 大化| 合作市| 广饶县| 万全县| 桂林市| 高安市| 阿克苏市| 民县| 辽中县| 横峰县| 铅山县| 浦北县| 温泉县| 罗源县| 常德市| 石屏县| 虹口区| 建德市| 公安县| 尤溪县| 惠州市| 商丘市| 雷山县| 廉江市| 庆阳市| 教育| 静乐县| 嘉峪关市| 嘉鱼县| 新昌县| 灵台县| 兴安县| 阳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