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申請和獲獎的情況或許更能夠說明問題。在順德科技工業園內,廣東科凱達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正在研發一種高壓輸電線路巡線、檢修維護作業機器人,其成品能夠代替人工到人難以到達的深山地區檢修高線輸電線路。科凱達董事長趙鑄基告訴記者,公司目前已獲得21項已授權發明專利,在國際上這一領域具有絕對優勢。 至2014年底,順德全區累計專利申請和授權量分別達到了12.4萬件和9.5萬件,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縣區級前列。其中僅2014年獲中國專利獎達7項之多,獲獎數量創歷年新高。“這次順德之行很震撼。”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副教授趙廣元感慨,“一個小小的縣級區域的專利數量竟然超過國內18個省份之和,難以想象。” 人才是創新驅動的關鍵 “廣州服務,順德成本”是吸引和留住創新驅動人才的招牌。 陳惠娟是中大—卡大研究院的研究員。1年前當她來到順德時,研究院教學樓還沒完工,“我坐出租車到研究院,司機甚至不知道這個地方”。如今研究院大門前的中山大學標志性牌坊和科研大樓都已投入使用。 創新驅動需要企業的參與,需要平臺的支撐,但關鍵還在人才。“順德歷屆政府對人才都很重視,雖然目前已出臺了‘1+10’的人才政策,但我們覺得這遠遠不夠,因此區委區政府提出要全力構建全人才鏈。”黃喜忠這番話道出了人才在順德創新驅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 吸引頂尖、高端人才到順德,這是順德構筑全人才鏈計劃中的關鍵環節。從2012年起,順德每年以區域組團的形式在清華大學等北京高校舉辦人才引進洽談會,截至去年年底,北京地區與順德區達成初步合作意向的高端人才已達5000人左右。順德民政和人社局人才工作科科長葉靜哲說,今年開始,洽談會還計劃走出北京地區,向天津、河北等地延伸。 將人才吸引到順德之后如何留住?黃喜忠的答案是:“廣州服務,順德成本。”從順德到廣州南站,現在只需花費半個小時;但從生活成本來說,順德相比廣州無疑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中大—卡大研究院目前有40位教授,約有一半是外籍教師。1年后,他們不僅大多舉家搬到順德,還有不少喜歡上了順德。 “順德政府對科技項目和人才引進表現出了非常高的熱情,這使得我們更愿意選擇順德來進行對接。”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化工系教授嚴乙銘這次是第二次來到順德,他帶來了關于廢水處理、生物質能、化工設備的3個項目,并將于德美化工進行對接。對此,南京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武玉松參觀后興奮地說:“我感覺順德政府制定的產業、人才扶持政策,很到位地將創業創新政策落實到企業,操作性很強。” 與此同時,順德的工業設計人才、技能人才也在不斷聚集。201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廣東工業設計城時問到設計城內的設計人才有多少人,當時的統計數據是800人。總書記說“希望下次到廣東工業設計城的時候是8000個設計人才”。兩年后的今天,2500名設計人才已經駐扎設計城。 而技能人才則更多地出自順德本地。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在廣東省排第二,胡寶星職業技術學校更是設立了工業機器人專業,目前28臺機器人正服務于該校的教學一線,今年該專業計劃招生100人,立足本土企業的實際需求,向企業創新驅動源源不斷輸送技能型人才。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