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某汽車后橋輪轂在加工過程中因沒有加工余量而導致廢品,本文對其具體原因進行了調查分析。 該零件為全浮式結構汽車后橋的輪轂(見圖1),工藝流程中的其中一段為:半成品(外協)→半精加工→精加工。
內孔、端面和法蘭面為該段工序的加工表面,如圖2中粗線所示。該段加工工序采用數控車床加工:法蘭A面貼平專用卡爪端面,卡爪夾緊外圓。車法蘭B面→車止口→車端面→車臺肩面5→車孔7→車孔8→車臺肩面6→車孔4→車孔3→車孔2。 通過該工序加工后,大約有15%的臺肩面5或臺肩面6無加工余量而導致廢品。通過調查,該輪轂半成品由兩個廠家提供,通過統計兩個廠家的半成品因臺肩面5或臺肩面6無加工余量產生的廢品率,發現廢品率相差不大,初步排除廠家制造問題。判定為加工工藝存在問題。 半成品的軸向尺寸及以上工序加工后軸向尺寸分別如圖3和圖4所示。
1.法蘭A面 2、3、4、7、8.孔?5、6.臺肩面 9.端面10.止口 11.法蘭B面
通過計算,加工余量見表1。由表1可知,在極限尺寸時,臺肩面5和臺肩面6都存在無切削余量的情況(余量–0.3mm),由此,可以判定半成品圖樣設計余量不合適導致廢品。 表1 臺肩面加工余量 (單位:mm)
針對該問題,將半成品圖軸向尺寸做如下調整(見圖5),調整后,加工余量計算見表2。
表2 臺肩面調整后的加工余量 (單位:mm)
結語 通過對半成品軸向尺寸的調整,使其半成品粗加工的精度在IT12~IT13,符合粗加工經濟性要求,同時也滿足后續工序的余量控制要求。完全杜絕了臺肩面無加工余量而導致廢品的現象,廢品率由之前每月約15%下降為0%,消除了約4萬余元的月經濟損失,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作者:邱春繁)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