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商務部綜合司發布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5年春季)》顯示,2015年,中國外貿特別是出口具備增長的基礎條件,但形勢嚴峻復雜,不穩定因素較多,挑戰和壓力還在增大。 在外需不振、經濟下行、出口競爭優勢削弱、“金磚四國”等新興市場發展受阻的形勢下,今年一季度汽車整車進出口增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面臨不小的壓力。而對汽車零部件而言,鑒于2014年汽車零部件進出口增速表現有持續下滑趨勢,今年一季度汽車零部件進出口都表現不佳,2015年一季度我國汽車零部件進出口貿易額為236.67億美元,同比微增1.44%。其中出口額占66.07%,貿易順差額為76.06億美元。 進出口互補性強核心零部件仍是軟肋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整理的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汽車零部件進口80.3億美元,同比下滑10%;出口156.37億美元,同比增長2%。可以看出,雖然今年一季度汽車零部件進出口表現都不是很好,但出口仍然好于進口。 從2015年一季度我國汽車零部件出口類別來看,排在前三位的是行駛系統、汽車電子電器、車身附件及零件,分別出口45.63億美元、27.22億美元和20.74億美元。對細分產品來說,輪胎仍是行駛系統中出口份額最大的產品,出口額為26.96億美元,占行駛系統出口額的59%。但由于近年來,各國紛紛對我國輪胎出口采取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導致輪胎出口成大幅度下降趨勢,我國輪胎行業調整結構、轉型升級已迫在眉睫。 從2015年一季度我國汽車零部件進口類別來看,排在前三位的是傳動系統、車身附件及零件、發動機零部件,分別進口27.17億美元、17.77億美元和10.42億美元。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小轎車用自動變速器(AT)的進口總額為16.4億美元,變速器及其零部件進口額為23.2億美元,進口仍遠大于出口。 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汽車零部件產品一直是我國汽車零部件出口的軟肋。綜合來看,汽車零部件各類別在進出口上互補性較強,雖然發動機、變速器等核心零部件增速有所下滑,但進口依舊強勁,尤其是發動機渦輪增壓器進口增長大,增速達18%。汽車核心零部件技術和產品缺失仍需要引起零部件行業和企業的高度重視。 歐美小國汽車零部件進出口增長較大 從進出口目的國來看,2015年一季度我國汽車零部件出口排名前十的國家為美國、日本、韓國、德國、墨西哥、英國、加拿大、俄羅斯、馬來西亞、巴西。其中,對俄羅斯出口下滑嚴重,增速為-47%,對墨西哥和馬來西亞出口額增長較大。 2015年一季度我國汽車零部件進口排名前十的國家為德國、日本、韓國、美國、法國、墨西哥、匈牙利、捷克、西班牙、英國。其中,墨西哥進口汽車零部件的增速很快,達到48%;此外,捷克和西班牙的進口速度也很快。 綜合來看,我國汽車零部件進出口目的國呈現“以發達國家為主,新興國家為輔”的市場格局。今年一季度,汽車零部件進出口的歐美小國增長比較快,這與近幾年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紛紛走出去、拓展國際市場,走國際化發展道路有一定關系。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