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難替代既有模式 但據記者了解,新政推出后,多數首臺套裝備制造企業并沒有為之所動。 “去年剛剛推,主要是在關鍵零部件領域,保險金額有411萬,參保企業并不多,只有3家,其中零部件2家,主機1家。”山東省經信委裝備產業處陳克全告訴記者,“設備企業還在觀望,沒有完全參與進來。” 山東省是新政先行試點省份,而作為國內首個試點省份,浙江省的情況也大致如此。 “沒有大面積鋪開,只實施過一次,今年還沒有開始。”浙江省經信委技裝處相關人士透露。在2013年,中國人保財險浙江分公司與浙江省內11家首臺套生產企業簽訂14筆保單,其中11筆質量險,3筆責任險,保險費用合計127.15萬元。 事實上,由于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屬于定制產品,設備企業與用戶之間往往會一對一的簽訂合同,合同內容對于產品質量、工期、后期維修以及責任事故等均有詳盡的規定。并且,根據業內通常做法,對于首臺套產品往往需要設備企業繳納一定數額的質保金,同時用戶也會在約定時間內押一部分尾款。 多數制造企業表示,用戶對于首臺套產品的購買使用早已經習慣了既有的模式,是否接受市場化的保險補償新模式還需要觀察,首臺套制造企業是否投保也還要研究。 “在做這個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第一,關于保險補償,設備企業對第三方保險機構沒有需求;第二,對于產品質量,設備企業覺得沒有投保的必要。”中國人保財險山東分公司責任險部副總經理馬加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根據《通知》規定,符合《目錄》條件的投保企業,中央財政按實際投保費率的3%費率上限及實際投保年度保費的80%給予補貼,補貼時間按保險期限據實核算,原則上不超過3年。 即使投保能得到80%的補償,但在特變電工衡陽變壓器有限公司總經理種衍民看來,“裝備制造企業最少將承擔20%的保險費,這對制造企業來說也存在著一定的成本壓力。” “保險補償機制要替代原有模式需要慢慢來,逐年開展下去,擴大影響,用戶接受還需要一個過程。”上述浙江省經信委相關人士說。
不過,陳克全告訴記者,“據調查,山東省內80%的制造企業有意愿參與進來。”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