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動國產首臺(套)重大裝備盡快進入市場?僅靠“動員”用戶的積極性顯然不夠。近日,浙江省出臺了《關于推動現代裝備制造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提出要建立健全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這在國內還沒有成功先例。 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張金如近日接受本報專訪時強調,《若干意見》提出了加強協同創新和協同制造模式、開展技術創新綜合試點等一系列“組合拳”式的政策,具有一定含金量。 “組合拳”式政策含金量高 中國工業報:浙江率先提出發展現代裝備制造業是出于哪些考慮?其中的“現代”是如何定義的? 張金如:我理解的現代裝備制造業的內涵,是圍繞著“綠色化、智能化、超常化、融合化、服務化”展開的,這五化是裝備制造業未來發展方向。 目前,裝備制造業已經成為支撐浙江省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也是推動工業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的重大引擎。下一步,我們要把現代裝備制造業作為浙江省工業現代化的主攻方向,通過深入實現五化,全面提升裝備制造業水平,使浙江由制造大省向“智造”強省升級。 中國工業報:作為浙江省發展裝備制造業的綱領性文件,《若干意見》有哪些亮點? 張金如:《若干意見》是一系列“組合拳”的政策。包括:大力支持開展技術創新綜合試點。根據企業研發費用占主營業務收入5%以上和3%~5%兩個檔次,分別給予每家重點企業研究院一次性1000萬元、500萬元的省級補助;每項產業重大技術攻關專項150萬元、100萬元省級補助,且滾動扶持三年;同時對重點企業研究院引進的海外工程師在滿足相關條件下給予每位10萬元獎勵,以上三項省級財政支持都要求企業所在市或縣(市、區)按同比例配套。 要大力支持裝備企業拓展市場。結合全省以“四減兩提高”為主要內容的技術改造專項行動,擴大推廣地產智能化自動化裝備。每年分批公布《浙江制造重點裝備目錄》,政府性投資項目同等條件優先采購地產裝備。探索建立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這在全國屬于首創性工作。
要大力推進四種產業鏈協同創新、協同制造模式。支持整機集成制造的龍頭骨干企業聯合生產零部件的中小企業發展緊密型協同制造模式,對企業以制造業為基礎、協同省內配套企業開展總集成,實施的合同金額1億元以上的項目,按合同金額的一定比例給予資助。支持工業工程總承包公司聯合裝備制造企業開展服務與制造的新型合作。支持集裝備工業設計與銷售于一體的企業與各裝備制造企業開展緊密合作。支持著力培育現代裝備龍頭骨干企業和研制關鍵部件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具體的資金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省級有關部門正在抓緊研究制定中。 |